[发明专利]一种烷基化油废硫酸生产无水硫酸镁或/和高纯度氧化镁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5790.1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在军;任帅昌;杨海军;刘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垚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5/40 | 分类号: | C01F5/40;C01F5/02;C01B17/9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综合保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度氧化镁 无水硫酸镁 废硫酸 转窑 七水硫酸镁 烷基化油 进风 煅烧 生产 翅片换热器 富氧条件 烘干脱水 绝氧条件 脱水烘干 无水硫酸 有机物 硫酸镁 轻烧镁 异丁烯 异辛烷 烘干 二氧化硫 二聚 风冷 炭黑 加热 硫酸 过滤 中和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烷基化油废硫酸生产无水硫酸镁或/和高纯度氧化镁的工艺,包括:异丁烯二聚生产异辛烷产生废硫酸,用轻烧镁中和,过滤,滤液经翅片换热器降温风冷结晶,得到七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先经转窑脱水烘干,进风温度450‑550℃,得到烘干的无水硫酸,含有有机物,再在富氧条件下再经转窑煅烧,进风温度850‑950℃,煅烧后得到无水硫酸镁或经转窑烘干脱水的硫酸镁,与炭黑混合,在绝氧条件下,加热到900‑1100℃得到高纯度氧化镁,生成二氧化硫经氧化吸收生产硫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烷基化油废硫酸的循环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烷基化油废硫酸生产无水硫酸镁或/和高纯度氧化镁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急剧增加,汽车尾气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越来越严重,为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断对汽油的排放标准制定越严格的规定。我国对汽油质量非常重视,对汽车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毒化合物(如苯、丁二烯、甲醛、乙醛、多环有机化合物等)及微粒等污染物都出台了更严格的限制,并且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全国停止生产含铅汽油,并出台了新的汽油质量标准。
汽油的辛烷值主要来源于构成汽油的异构烷烃、烯烃、芳烃和抗爆添加剂(如MTBE、乙醇等);烯烃和芳烃的燃烧会导致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乙醇汽油的使用会增加汽车氮氧化物排放并造成大气臭氧超标。只有异辛烷等烷基化产品,不含芳烃、硫和烯烃,具有辛烷值高,敏感度好、蒸汽压低等特点,是清洁环保的汽油高辛烷值调和组分。随着环保法规对汽油中烯烃、芳烃、硫含量等限制的日益严格,异辛烷等烷基化产品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异丁烯烷基化反应是在硫酸、氢氟酸、盐酸、三氯化铅、三氯化铁等催化作用下完成的,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硫酸。
工业上采用的硫酸浓度为89-99%,当硫酸浓度低于89%时,需要更换新硫酸。据统计,每生产一吨烷基化油产生这种废硫酸80㎏左右,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统计,2013年,我国烷基化油废硫酸50万吨以上。
异丁烯烷基化油废硫酸其成分除硫酸外,还含有烃类、硫酸酯及水分,是一种粘度大的胶状液体,其色泽呈黑红色,性质不稳定,散发特殊性臭味,很难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烷基化油废硫酸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高温裂解法生产硫酸。该法是用天然气作为热源,废硫酸在热分解炉中在1000-1100℃高温还原分解,经气体净化、转化和吸收等工序生产硫酸,优点是将烷基化油废硫酸进行彻底循环利用,缺点是:裂解炉工况复杂,要求炉内耐火材料及隔热材料具有耐高温、耐冲刷、耐酸腐蚀等特点。而且生产成本高,每吨硫酸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硫磺制酸。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烷基化油废硫酸生产无水硫酸镁或/和高纯度氧化镁的工艺,该工艺制备得到的无水硫酸镁符合国家标准,还可将无水硫酸镁用作原料进一步生产高纯度的氧化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烷基化油废硫酸生产无水硫酸镁或/和高纯度氧化镁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异丁烯二聚生产异辛烷产生废硫酸,用轻烧镁中和,过滤,滤液经翅片换热器风冷降温结晶,得到七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先经转窑脱水烘干,进风温度450-550℃,得到烘干的无水硫酸镁,含有有机物,再在富氧条件下再经转窑煅烧,进风温度850-950℃,煅烧后得到无水硫酸镁或经转窑烘干脱水的硫酸镁,与炭黑混合,在绝氧条件下,在900-1100℃的反应条件下得到高纯度氧化镁,生成二氧化硫经氧化吸收生产硫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七水硫酸镁降温结晶采用翅片换热器,既避免了水降温结晶硫酸镁的结壁,又避免了采用普通的风冷结晶的气味问题;翅片换热器管间翅片走风,管内走物料,物料密闭,避免了气味外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垚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垚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