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补片干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6746.4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峰;李俊昊;何东磊;张玉兰;李湘杰;李次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18 | 分类号: | F26B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工程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补片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补片是从自然生物中提取并根据再生医学原理、分子生物学原理及免疫学原理植入人体,能起到很好的支架作用且能填补受损部位的缺失组织,并在该材料的诱导下,人体自身修复功能能够在原来的位置逐渐生长出新的组织,替换生物材料,完成器官组织再生。
为方便储运和延长保存期限,生物补片多经过干燥处理,有些非常薄的生物补片材料(如小肠粘膜下层、膀胱粘膜下层等)还需要通过多层干燥热合处理,来增加材料的机械性能。目前广泛采用将补片固定于金属板或表面张力小的高分子板材之间进行干燥。若置于金属板之间进行干燥,金属板低温变形小,在干燥过程中能够对补片变形提供限制,干燥后补片保持平整,但是干燥完成后,补片会与金属板发生粘连,引起补片破损。若置于高分子板材之间进行干燥,表面张力小的高分子板材能够有效防止干燥引起的粘连,但是干燥过程会引起高分子板变形,补片变得弯曲。此外,这两种干燥方式有共同的缺点,即在制备复层补片时水气难以全部排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保证干燥后的生物补片保持平整且不与固定装置粘连的生物补片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通过金属板或高分子板材进行干燥处理而存在的易粘连、补片弯曲及补片破损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补片干燥装置,用于放置生物补片,包括下金属板及设于所述下金属板上的上金属板,所述上金属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下金属板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槽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于安装金属网,且安装后的所述金属网的底部突出所述上金属板的底面或与所述上金属板的底面齐平;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于安装聚四氟乙烯板,且安装后的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下金属板的上表面;所述生物补片夹设于所述金属网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之间。
其中,所述上金属板设有贯穿所述上金属板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
其中,所述排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
其中,多个所述排气孔呈矩阵的方式进行排列。
其中,所述排气孔的孔型为多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其中,所述金属网的两边分别卡嵌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两边分别卡嵌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金属网的下端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上端面的面积,并使得所述金属网能覆盖住所述聚四氟乙烯板的最大面。
其中,所述上金属板及下金属板均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分别设于所述上金属板及下金属板的最大面上。
其中,所述金属网为多层烧结网。
其中,所述金属网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生物补片包括采用小肠粘膜下层材质或膀胱粘膜下层材质或真皮基质材质或心包膜材质或腹膜材质制成的补片。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补片干燥装置,用于放置生物补片,包括下金属板及设于下金属板上的上金属板,上金属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容置槽,下金属板的上表面对应于第一容置槽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用于放置安装金属网,且安装后的金属网的底部突出上金属板的底面或与上金属板的底面齐平;第二容置槽用于放置安装聚四氟乙烯板,且安装后的聚四氟乙烯板的上表面不低于下金属板的上表面;生物补片夹设于金属网与聚四氟乙烯板之间。本申请提供的生物补片干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通过结合金属板及聚四氟乙烯在补片干燥过程中的优势,设计出金属板、金属网及聚四氟乙烯板的组合干燥装置,有效保证了干燥完成后生物补片保持完整且不与金属网及聚四氟乙烯板发生粘连,也避免了弯曲现象,有效提高了生物补片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物补片干燥装置实施例的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生物补片干燥装置实施例的干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生物补片干燥装置实施例的上金属板的开槽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生物补片干燥装置实施例的下金属板的开槽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金属板;2:聚四氟乙烯板;3:金属网;4:排气孔;5:上金属板;6:生物补片;7:第一容置槽;8:第二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麝香的冷凝干燥方法
- 下一篇:用于回转炉的传动系统和回转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