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焊丝监控功能的焊接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5954.2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柳海强;柳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3K9/133;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丝 支撑杆 焊接机器人 监测机构 监控功能 送丝机构 焊接机器 传动杆 支撑架 弹簧 滚轮 工作效率 焊接机构 空载运行 驱动组件 人本发明 从动轮 滚动轮 焊接头 移动块 导管 和料 卡死 底座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焊丝监控功能的焊接机器人,该具有焊丝监控功能的焊接机器人中,包括底座、焊接机构、送丝机构、监测机构、中控机构、导管、焊丝、焊接头和料盘,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弹簧、滚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支撑杆、两个移动块和两个第一传动杆,所述送丝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从动轮、第二弹簧和驱动组件,通过监测机构实现了对焊丝余量的监测,避免了焊接机器人因焊丝余量不足,导致空载运行而造成的损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不仅如此,通过送丝机构,使粗细不同的焊丝都可以通过,避免了因焊丝过粗而导致焊丝卡死的现象,提高了焊接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焊丝监控功能的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一般焊接机器人在焊接的过程中,无法对焊丝余量进行监控,导致焊丝用完之后,焊接机器人还在空载工作,不仅降低了焊接机器人的焊接质量,还会对焊接机器人造成一定的损坏,不仅如此,一般焊接机器人的送丝机构只能通过固定粗细的焊丝,当焊丝质量较差,粗细不均匀的时候,容易导致焊丝卡死的现象,降低了焊接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焊丝监控功能的焊接机器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焊丝监控功能的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焊接机构、送丝机构、监测机构、中控机构、导管、焊丝、焊接头和料盘,所述焊接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焊接头设置在焊接机构的一端,所述送丝机构设置在焊接机构的一侧,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在送丝机构的上方,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焊接头上,所述监测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料盘设置在监测机构的内部,所述焊丝的一端卷绕在料盘上,所述焊丝的另一端穿过送丝机构和导管与焊接头连接,所述焊接机构、送丝机构和监测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弹簧、滚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支撑杆、两个移动块和两个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中央,所述料盘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两个所述移动块均套设在第一支撑架的上边沿上,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下端均通过第一传动杆分别与第二传动杆的两端铰接,所述滚动轮套设在第二传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块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位于两个移动块之间;
其中,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给两个移动块一个向中间的力,从而通过第一传动杆给第二传动杆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当卷绕在料盘上的焊丝慢慢减少的时候,滚动轮慢慢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弹簧将两个移动块拉动向中间移动,当焊丝用完的时候,滚动轮移动到最下端,两个移动块也靠近在一起,从而使两个触点接触,使机器人给人们发出警报,提高了焊接机器人的实用性;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从动轮、第二弹簧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二滚轮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滚轮铰接在第四支撑杆上,所述从动轮设置在第一滚轮上;
其中,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驱动轮转动,从而通过动力绳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滚轮转动,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作用,将料盘上的焊丝送到焊接头处,通过第二弹簧给第四支撑杆的力,不仅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的力更加大,从而增加了送丝机构的驱动力,而且对于不同粗细的焊丝,都可以从送丝机构内部通过,使焊丝不会堵在送丝机构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5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