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A6共聚改性PET聚酯废料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4194.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5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虎;李乃祥;樊云婷;庞道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24 | 分类号: | C08J11/24;C08G63/127;C08G63/78;C09D167/00;C09D5/03;C08L67/02;C08L7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19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a6 共聚 改性 pet 聚酯 废料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A6共聚改性PET聚酯废料的回收方法,利用活性炭吸附脱除有色杂质,热水充分溶解可溶于水的聚酰胺醇解产物和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之后利用两者在低温下溶解度差异,结晶析出粗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从而控制最终共聚酯醇解产物中己内酰胺含量小于0.1%,无需进一步纯化,可直接用于制备不饱和聚酯、涂料。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使用PET醇解回收方法时存在的众多不利因素:聚酰胺组分醇解、副反应产物繁杂,得到高纯度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的分离过程复杂;如不经过纯化过程,醇解产物中由于聚酰胺组分副反应、醇解产物的存在导致后续无法聚合;通过吸附、重结晶简单处理过程、实现醇解产物的再利用,达到整个工艺合理实用、废料实现回用的发明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具体涉及一种聚酯废料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酯纤维的改性研究从单一功能改性逐渐向综合服用舒适性方向发展,开发高吸湿、排汗、速干织物用聚酯纤维,使其从差别化纤维品种中脱颖而出,一直是行业的追求目标,同时也是聚酯纤维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PA6共聚改性PET(聚酰胺酯)制得的短纤维产品,具有良好手感、低起球和易染色性能,既可以解决聚酯纤维强度高引起的手感和织物起球问题,也可以解决聚酯纤维与棉混纺时织物需要两步染色带来的能耗和排放高等问题,使改性聚酯纤维兼具棉和涤纶的优良特性,在某些领域能够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棉。
在聚酰胺酯短纤维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废丝、废纤维、废织物等废弃物,虽然这些废弃物对环境不会直接产生污染,但会占据大量的空间,且其具有极强的化学惰性,很难被空气或微生物所副反应,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废聚酯的再资源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开展了大量废弃聚PET的再生利用研究及应用,不但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PA6改性PET共聚酯作为一种新材料,尚无这方面的研究,因此开发PA6改性PET共聚酯废料的回收利用技术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聚酯废料以及废弃PA6的化学回收已有诸多报道,发明专利申请CN1390826A公开了一种常压下,在乙二醇和路易斯碱按比例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解聚PET,PET的解聚速度与解聚率得到显著提高,解聚和回收TPA、EG工艺条件简化。发明专利CN102731310A公布了利用过渡金属离子液体催化醇解PET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催化选择性高,催化剂可循环等特点。发明专利CN104017205A公布了一种再生尼龙的方法,主要是在溶剂和解聚催化剂下,高温高压下解聚形成尼龙低聚物,除去杂质后使用二胺类材料调节pH,然后再聚合形成再生尼龙。
PA6改性PET共聚酯作为一种新研发改性PET品种,由于其分子链中引入了聚酰胺组分,使得上述化学回收法进行回收的适用性并不好:譬如使用PET醇解回收方法时,高温下聚酰胺酯组分极易发生副反应,产生有色杂质,从而使得聚酰胺酯的解聚产物色相很差,很难应用于后续加工应用;同时这些副反应杂质以及聚酰胺组分的醇解产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分离,还将对反应活性产生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这些醇解产物丧失利用价值。由于聚酰胺酯中大部分组成仍为PET,对上述尼龙的再生方法显然也难以适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A6共聚改性PET聚酯废料的回收方法,即利用废料制备粉末涂料用聚酯的方法。首先对PA6改性PET共聚酯进行醇解解聚,然后对醇解产物采用活性炭吸附以及重结晶的方法有效降低聚酰胺组分醇解、副反应产物浓度,从而使得该共聚酯醇解产物能够满足聚合要求,最终利用回收的醇解产物在合适配方、工艺下反应制备粉末涂料用聚酯。
技术方案:一种PA6共聚改性PET聚酯废料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乙二醇作为醇解剂,将PA6改性PET共聚酯废料、乙二醇与催化剂I投入反应釜内,控制釜内温度180~250℃,搅拌速度100rpm,反应1~5h;
(2)反应结束后将冷却的醇解产物过滤回收乙二醇,滤渣在沸水中溶解洗涤,之后加入活性炭吸附,活性炭用量是共聚酯废料重量的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41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橡胶低温再生设备
- 下一篇:一种苯法顺酐高温色号稳定剂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