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纤维混纺纺纱方法及其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3181.4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苏中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2;D02G3/44;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34;B32B2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纤维 混纺 纺纱 方法 及其 面料 | ||
1.一种多功能纤维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纤维包括棉纤维、嵌入锦纶长丝的锦纶、氨纶、精纺毛纤维进行混纺得到,所述混纺纺纱包括原料预处理、锦纶短纤与精纺毛纤维按比例进行人工混合形成混纺纱、混纺纱再与棉纤维混纺、并线,形成双组份纱线和双组份纱线与氨纶混纺,形成多功能纤维四大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纤维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纺纱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原料预处理:对锦纶短纤维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选用抗静电剂,用量为3%~5%,把13%的水和抗静电剂,从包上部均匀地倒入,存放8小时后,使水和静电剂能均匀地渗入到包底部,回潮率控制在15%;
步骤(2)经预处理的锦纶短纤与精纺毛纤维按比例进行人工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在成卷机上混合成卷;再依次经过梳棉、并粗、并纱、细纱、蒸纱合理络筒后形成混纺纱;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纺纱再与棉纤维混纺、并线,形成双组份纱线;
步骤(4)再将步骤(3)中的双组份纱线与氨纶混纺,形成多功能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纤维混纺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嵌入绵纶长丝的锦纶、氨纶、精纺毛纤维四种成分的质量比为3:1:2:1。
4.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纤维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底层、中间层和面层,三层材料通过缝合固定,所述底层背面设置有衬里织物层,所述面料层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中间层设置有弹力层和蓄热层;所述弹力层内含有多功能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织物层包括织物线和竹炭纤维线;所述织物线和竹炭纤维线通过编织形成织物层;所述织物线横向编织,所述竹炭纤维线竖向编织;所述织物线与竹炭纤维线的编织比例为2:5~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线与竹炭纤维线的编织比例为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包括蓄热纤维;所述蓄热纤维上均匀分散有蓄热成分;所述蓄热成分进行吸光蓄热或者吸湿蓄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蓄热成分为粒径是0.1~1μm的金纳米粒子;所述吸湿蓄热成分为粒径是5~10nm的陶瓷纤维粒子、碳化锆粒子和双氢氧化物粒子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的经纱采用棉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混合纺织,所述的棉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质量比为1:2: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的纬纱采用涤纶纤维、棉纤维混合纺织,所述的涤纶纤维、棉纤维质量比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苏中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苏中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31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浴巾面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蓬松加工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