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惯性锁定机构及座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1248.0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柳中;吉内秀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1/10 | 分类号: | E05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沈静 |
地址: | 100004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惯性锁定机构 旋转轴 锁止件 展开位置 折叠位置 座椅装置 惯性力 锁定 弹性构件 预定级别 重物 抵接 去除 转动 施加 返回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惯性锁定机构及座椅装置。惯性锁定机构用于具有盖板的箱体并且能够经受速度突然改变或碰撞时产生的惯性,该惯性锁定机构包括:旋转轴,其使上述盖板相对于上述箱体旋转而使上述盖板处于折叠位置或展开位置;和锁止件,其具有与弹性构件相连的重物件,当施加惯性力大于预定级别时,上述锁止件发生位移并与上述旋转轴抵接而限制上述旋转轴的转动,以将上述盖板锁定在上述折叠位置上,当上述惯性力去除后,上述锁止件返回到原始位置解除对上述旋转轴的锁定,上述盖板能够扩展旋转至上述展开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惯性锁定机构及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在汽车的后排座椅的中央安装有可动中央扶手的结构,当中央扶手放倒时,通过将中央扶手上部的盖板绕位于中央扶手前部的旋转轴向前翻转,能够形成供乘客放置物品等的扶手桌。在这种结构中,当车辆的速度突然改变(例如减速)或发生碰撞时,中央扶手的盖板可能会因惯性力而向前翻转展开,从而给乘客带来不便。
关于避免盖板自动展开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箱盖的箱子并且可经受导致该箱子加速的施加力的惯性锁定机构。该惯性锁定机构包括附接至箱子的壳体、可附接至箱盖并且具有锁定功能件的托架、锁定销、偏置构件和触发器。锁定销可在壳体中线性地移动。触发器具有触发块并且经由触发器枢轴连接至壳体。触发块从触发器枢轴偏移,使得触发块在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上发生加速度时,向触发器施加扭矩。触发器配置成当加速度超过阈值加速度时释放锁定销,使得偏置构件促使锁定销进入托架的锁定功能件中,以将箱盖锁定在关闭位置上。通过这样的惯性锁定机构,能够防止箱盖的自动打开。
专利文献1:CN106522701A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惯性锁定机构中,没有提到锁定机构如何恢复到解锁状态,有可能在去除惯性力后,箱盖仍无法打开。而且,专利文件1的惯性锁定机构的结构复杂,部件数量多。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速度突然改变或碰撞时将盖板锁定而防止其因惯性力自动打开、且在惯性力消失后能够自动解除锁定的惯性锁定机构以及座椅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为一种惯性锁定机构,用于具有盖板的箱体并且能够经受速度突然改变或碰撞时产生的惯性,该惯性锁定机构包括:旋转轴,其使上述盖板相对于上述箱体旋转而使上述盖板处于折叠位置或展开位置;和锁止件,其具有与弹性构件相连的重物件,当施加惯性力大于预定级别时,上述锁止件发生位移并与上述旋转轴抵接而限制上述旋转轴的转动,以将上述盖板锁定在上述折叠位置上,当上述惯性力去除后,上述锁止件返回到原始位置解除对上述旋转轴的锁定,上述盖板能够扩展旋转至上述展开位置。
根据该第一方案,对于带有盖板的箱体,当速度突然改变或者发生碰撞时,如果大于特定级别的冲击(惯性力)施加于箱体,则锁止件发生位移并与旋转轴抵接而限制旋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防止盖板因为冲击惯性而自动翻转打开。并且,当惯性力去除后,能够自动解除锁定而使盖板能够扩展至展开位置。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盖板的锁定及解锁。能够避免给乘客带来不便,提高乘车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为,在上述第一方案的惯性锁定机构中,上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止挡部件,该止挡部件绕上述旋转轴形成且随着上述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上述锁止件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止挡部件抵接。
根据该第二方案,通过设置止挡部件,能够提高旋转轴与锁止件的结构设计和布局设计的自由性。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为,在上述第二方案的惯性锁定机构中,上述止挡部件具有突出于上述旋转轴而形成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供上述锁止件抵接。
根据该第三方案,通过将突出部设置于止挡部件,能够在不改变旋转轴本身的结构的前提下提高锁止件的布局设计的自由性。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为,在上述第三方案的惯性锁定机构中,上述突出部为一个弹片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1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载镀膜机铰链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家具折叠门的悬挂拆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