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直流并网的储能变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0089.2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1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迟远英;祁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5/00;H02J3/32;H02M7/00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并网 新型 变流器 | ||
1.一种交直流并网的储能变流器,包括变流器主体(1)和储能变流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主体(1)的左前端设置有直流单元(3)和观察镜(4),且所述直流单元(3)嵌套设置在变流器主体(1)中,并且所述观察镜(4)与直流单元(3)紧密粘合,所述直流单元(3)的下侧设有充放电端(2)和检测变换控制单元(5),且所述充放电端(2)和检测变换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变换控制单元(5)的右端设置有储能变流器箱(7),且所述储能变流器箱(7)与变流器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箱(7)的一端有智能锁(13),且所述智能锁(13)卡接设置在储能变流器箱(7)的右侧,所述储能变流器箱(7)的底端设有隔绝底座(14),且所述隔绝底座(14)与储能变流器箱(7)紧密焊接,所述隔绝底座(14)的右上端设置有稳压器(12),且所述稳压器(12)嵌入设置在储能变流器箱(7)的外壁,所述稳压器(12)的左侧设置有散热风机(11),且所述散热风机(11)嵌套设置在变流器主体(1)内,所述散热风机(11)的右上端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0),所述液晶显示屏(10)的左上端设置有防静电门(8),且所述防静电门(8)与变流器主体(1)通过螺丝活动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箱(7)的内部安装有逆变整流器(18)和储能变流器(19),且所述储能变流器(19)与逆变整流器(18)电性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箱(7)的内壁上固定有隔热板(20),所述隔热板(20)的正下端设置有LCL滤波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并网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变换控制单元(5)的上端设置有铝散热器(6),且所述铝散热器(6)与变流器主体(1)紧密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并网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绝底座(14)的底部的四角设置有万向轮(15),且所述万向轮(15)与隔绝底座(14)通过螺杆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并网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10)的左侧设有计流表(9),且所述计流表(9)与液晶显示屏(1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并网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箱(7)的内侧安装有平波电抗器(17),且所述平波电抗器(17)与储能变流器箱(7)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并网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主体(1)的顶端设有吊装横梁(16),且所述吊装横梁(16)与变流器主体(1)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并网的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变流器主体(1)安放在合适的地方,并利用液晶显示屏(10)上的按键将储能变流器箱(7)中的逆变整流器(18)和储能变流器(19)启动来进行交直流的能量并网流动,同时将能量储存起来,再来运用直流单元(3)来调节交直流的并网流动速率,此时可以通过观察镜(4)来观察变流器主体(1)的运行状况,并使用铝散热器(6)和散热风机(11)将储能变流器在交直流并网的储能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去,同时隔热板(20)起到平波电抗器(17)与逆变整流器(18)和储能变流器(19)的隔热作用,然后通过平波电抗器(17)和LCL滤波器(21)来进行电能的实时平衡,并且利用计流表(9)来计算交直流并网的储能量,接着使用检测变换控制单元(5)来进行检测变流器主体(1)的运行情况,同时利用充放电端(2)来向用户输电,此时利用稳压器(12)来进行稳定电路中的电压,紧接着通过吊装横梁(16)将变流器主体(1)吊装起来,最后,通过智能锁(13)开启来进行变流器主体(1)的快速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0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水收集的弃流与截污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控制流量的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