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9606.4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5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锦;马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锦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26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护理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过程当中,经常会需要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而在输液中,静脉治疗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遗漏都将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映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国内医疗面临的现状是:患者多,护士少,输液量大,住院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80%采用的是静脉输液,而目前中国静脉输液技术的现状主要是人为操作:人工观察输液液面,手工更换药瓶,而大多数输液药物都会使患者感觉到困乏,且输液过程比较无聊,因此患者在输液时容易睡着,有时候病人睡着了但是刚好护士又不在身边,从而经常出现输液已输完或者出现输液漏针而未及时处理的情况。
而且对于各专科疾病,医护人员一般还需要对病人血压、体温进行检测,在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检查时,往往会用到多种测量设备,由于测量设备众多,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麻烦。为了使医护人员既能够便于观察输液情况同时还能够对病人血压和体温情况进行检查,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旨在解决目前输液情况不易观测以及不能同时对病人血压和体温情况进行检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包括面板和控制器,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模块、液位测定模块、预警模块、血压测试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模块经导线与液位测定模块、预警模块和血压测试模块电性连接,液位测定模块与预警模块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液位测定模块、预警模块和血压测试模块提供电源,控制器外侧设置有滴液管放置槽,滴液管放置槽为一倾斜的槽,滴液管放置槽内的底部安装有滴液管液位测定装置,滴液管液位测定装置与液位测定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器的外侧设置有血压测试头,血压测试头与血压测试模块电性连接,面板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开关、复位开关、测量开关、提示音响和指示灯,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体温计的放置区。
进一步优选的,滴液管液位测定装置为红外液管液位测定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放置区为与体温计相匹配的凹槽,凹槽为椭圆形。
进一步优选的,凹槽的槽边设置有缺口,缺口的顶面开口并与凹槽相贯通。
进一步优选的,血压测试头上设置有臂部松紧带和粘扣,臂部松紧带设置在血压测试头的下端,所述粘扣设置在臂部松紧带的底端。
进一步优选的,滴液管放置槽上设置有透明卡扣。
进一步优选的,控制器背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折叠支架。
进一步优选的,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充电接口的端口处设置有防护塞。
进一步优选的,面板和控制器均为防滑材料。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解决目前输液情况不易观测以及不能同时对病人血压和体温情况进行检查的问题。该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滴液管液位测定装置能够对滴液管内的输液速度进行监测,当输液快输完或者出现输液漏针时,发出报警音提示医护人员进行换液,通过血压测试头能够对病人的血压进行检测,同时通过体温计能够对病人的体温进行测量,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临床护理智能护理仪中控制器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控制器;3、主控模块;4、液位测定模块;5、预警模块;6、血压测试模块;7、电源模块;8、滴液管放置槽;9、滴液管液位测定装置;10、血压测试头;11、显示屏;12、电源开关;13、复位开关;14、测量开关;15、提示音响;16、指示灯;17放置区;18、凹槽;19、缺口;20、臂部松紧带;21、粘扣;22卡扣;23、可折叠支架;24、充电接口;25、防护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锦,未经赵永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9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