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动增压器的内部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5510.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6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刘锋;申智帅;曹伟;陈剑;肖开阳;何才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换向阀 右阀座 左阀座 阀门壳 阀座 密封圈 螺帽 气动增压器 对称安装 阀门壳体 体内 密封盘 结构布局 上下两端 狭小空间 自动换向 集成度 可移动 限位点 成对 阀芯 放气 进气 穿过 隔离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动增压器的内部换向阀,该换向阀成对工作,单个换向阀包括阀门壳体以及安装在阀门壳体内的推杆、密封盘、螺帽、左阀座、右阀座和端口阀座,所述密封盘数量为2个,分别通过螺帽对称安装在推杆的左右两端,组成可移动的阀芯;所述推杆的上下两端与阀门壳体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A,左右端两端分别穿过左阀座和右阀座,推杆和左阀座、右阀座之间通过密封圈B隔离,所述端口阀座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安装在阀门壳体内两侧,左阀座、右阀座和端口阀座固定安装在阀门壳体内,形成4个限位点。本发明具备自动换向、循环工作、进气和放气的功能,集成度高,优化了狭小空间下的结构布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动增压轨控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气动增压器的内部换向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液体空间推进技术的研制已日趋成熟,按推进剂供应方式分,主要有挤压式推进系统和涡轮泵压式推进系统两大类。除以上两种之外,另有结合了上述两种推进系统优势的气动增压发动机系统。
换向阀技术是气动增压器的关键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让驱动气体交替驱动负载工作,实现负载的循环往复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气动增压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动增压器的内部换向阀,具备自动换向、循环工作、进气和放气的功能,集成度高,优化了狭小空间下的结构布局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气动增压器的内部换向阀,该换向阀成对工作,单个换向阀包括阀门壳体以及安装在阀门壳体内的推杆、密封盘、螺帽、左阀座、右阀座和端口阀座,所述密封盘数量为2个,分别通过螺帽对称安装在推杆的左右两端,组成可移动的阀芯;所述推杆的上下两端与阀门壳体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A,左右端两端分别穿过左阀座和右阀座,推杆和左阀座、右阀座之间通过密封圈B隔离,所述端口阀座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安装在阀门壳体内两侧,左阀座、右阀座和端口阀座固定安装在阀门壳体内,形成4个限位点;所述可移动阀芯与左阀座、右阀座和端口阀座上的4个刃口,构成4对密封副X1、密封副X2、密封副Y1和密封副Y2,所述左阀座与推杆之间套接有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左阀座上设有进气口B1,右阀座上设有进气口B2,分别连通需要分配的气体,并且一致保持气体的供应。
优选地,所述推杆上密封圈A12的两侧设有进气口A1和进气口A2。
优选地,4对密封副X1、密封副X2、密封副Y1和密封副Y2的外侧设有气体分配腔C1和气体分配腔C2,密封副X2控制B1处的气体流向C1处;密封副Y2控制C1处的气体流向D1处;密封副Y1控制B2处的气体流向C2处;密封副X1控制C2处的气体流向D2处。
优选地,所述左阀座、右阀座、端口阀座与阀门壳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C。
优选地,所述左阀座、右阀座、密封盘与推杆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B。
优选地,气源进入进气口B1和进气口B2,通过密封副X2和密封副Y1控制气体向气体分配腔C1和气体分配腔C2的流向;气体分配腔C1和气体分配腔C2处的气体通过密封副X1和密封副Y2控制气体向气体流道D1和气体流道D2的流向。
优选地,气体流道D1和气体流道D2直接通外部环境,压力为零。
优选地,密封副X1和密封副X2同时工作,密封副Y1和密封副Y2同时工作,两对密封副交替工作,实现交替供应气体和排气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实现了供应气体的自动分配,通过气体工质循环往复的输出,进而驱动负载工作,具备自动换向、循环工作、进气和放气的功能,集成度高,优化了狭小空间下的结构布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气动增压器的内部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5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