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3271.5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军;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兆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0 | 分类号: | H02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dc 变换器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控制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DC-DC电源构架。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以其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的特点成为未来汽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焦点,在最近两年中,车载DC-DC电源已经开始悄然取代普通的测试电源,成为了电动汽车生产商的主流选择对象。DC-DC 模块电源以其体积小巧、性能卓异、使用方便的显著特点在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始于2001年,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以及奥运、世博、“十城千辆”示范平台的应用拉动,中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技术处于持续进步状态,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经过十年一剑的历程,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应电动车产业化进程而生,其结构紧凑,拆装方便,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符合电动汽车轻便节能的设计特点,必将得到广泛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架构包含一个基板,一个屏蔽板,一个输入滤波器模块,两个相同规格的功率级DC-DC变换器模块,一个控制大板,其特征在于,该架构分为上、中、下三层,功率组件与控制组件分开,屏蔽板将输入滤波器与功率模块分隔,各组件之间的组装采用接插锁合的方式。
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其特征在于,控制大板提供控制信号和供电功能给功率模块,通过排针排母插接来实现电气连接。
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其特征在于,基板装有固定模块的支撑柱和定位柱,基板边缘设有安装孔;支撑柱、定位柱、安装孔的位置和高度均按照电路板安装孔位置设定。
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架构下层为基板,中间层为功率模块与滤波器,上层为控制大板,各层之间通过支撑柱与六角隔离柱装配连接。
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相同规格的功率模块并排放置并联输出。
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功率模块的输出端使用铜排代替传统的导线直接连接客户的铜轴。
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其特征在于,各组件之间的组装采用接插锁合的方式,可快速拆装,滤波器、屏蔽板、功率模块、控制大板使用螺丝固定到基板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易于安装、大功率的车载DC-DC电源构架,比市场现有电源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功率大,安全高效,为电动汽车控制器组件性能提升做出了贡献,为电动汽车行业的进程起到推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载DC-DC变换器的控制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载DC-DC变换器的功率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载DC-DC变换器的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车载DC-DC变换器整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如下图1所示,包含一个控制大板10,排母11;如下图2所示,包含两个同规格并联的功率模块20,排针21,铜排22,螺丝23;如下图3所示,包含基板30,安装孔33,定位柱32,支撑柱31;如下图4所示,包含滤波器24,屏蔽板25,六角隔离柱26,紧固螺丝12。该车载DC-DC电源构架拼合组装过程为:将两个并联的功率模块20安装到基板30上,定位柱32和支撑柱31撑起模块,通过锁合六角隔离柱26来固定功率模块,然后锁螺丝23来安装铜排22,接下来锁合紧固螺丝12来安装控制大板10,电气传输靠排针21和排母11插合传导,然后用螺丝安装屏蔽板25到基板上,最后把滤波器24也安装到基板上,这样就完成了该车载DC-DC变换器架构的拼装。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案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案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兆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兆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3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