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的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2823.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翠凤;陈涛;徐泽刚;卫天琪;宁斌科;苏天铎;李秉擘;王月梅;张媛媛;张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33/90 | 分类号: | C07D233/9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徐茂梁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基 甲基 苯基 咪唑 精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的精制方法,属于精细化学品分离提纯技术领域。将式(Ⅰ)化合物加入到碱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内,升温至20~5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0.5~2h,保温在20~50℃分液,水层过滤后降温至0~30℃,稀盐酸中和,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即可得外观纯白且纯度≥95.0%的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本发明选用的提纯溶剂价廉易得并且工艺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除去产品中的不溶于碱液的有机杂质以及溶入水的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的分离提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是合成杀菌剂氰霜唑的重要中间体,其与N,N-二甲胺基磺酰氯反应可直接制备出氰霜唑原药,其纯度对该步骤反应收率影响较大,并且N,N-二甲胺基磺酰氯价格较高,如果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纯度不达标,会造成N,N-二甲胺基磺酰氯的过量消耗,大大提高氰霜唑合成原材料成本;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纯化方法的报道在已知专利CN201410165615.X,CN201410542108.3,EP0705823A1,EP0298196A1,EP0653421A1等报道氰霜唑的合成方法中有涉及,另国内文献《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与表征》(许诚,丁秀丽,李宗英,等.应用化工,2009,38(7):1076-1078.)、《4-氯-2-氰基-5-(4-甲基苯基)咪唑的合成研究》(陈涛,杨翠凤,张建功,等.化学试剂,2015,37(6):571-573.)、《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新方法》(王月梅,杨翠凤,林双政,等.农药,2015,54(5):324-326.)等也对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的合成及纯化进行了研究报道。有关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的提纯方法现有的技术主要是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柱层析法不适合工业化吨位生产,并且有机溶剂使用量较大,成本高;报道的重结晶法是用水作为重结晶溶剂,得到的产品纯度只有74.7%,需要进一步柱层析纯化后才能投入下一步反应,操作繁琐,精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化合物的精制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精制产品纯度高达98.2%。
本发明所述的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的精制方法,是将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粗品加入到碱水和有机溶剂形成的混合液中,升高温度至20~5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0.5~2h,保温在20~50℃分液,水层过滤后降温至0~30℃,稀盐酸中和,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即可得精制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其中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粗品与碱水和有机溶剂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4~7,碱水与有机溶剂质量比为6~10:1,所述碱水为质量分数5%~15%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钠或碳酸钾水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氯仿、乙酸乙酯、环己烷等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二氯乙烷、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碱水为质量分数5~15%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和碱水混合液与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粗品的质量比为5~6:1。
所述的碱水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7~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