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1918.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内川元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39/06 | 分类号: | F16L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高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接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刚性的同时缩短径向上的长度的旋转接头(10)。在旋转接头(10)中,形成于第一滑动接触面(28)的第一圆周槽(第一压缩空气供给槽(34)、第一压力油供给槽(36)、第一冷却剂供给槽(38))和形成于第二滑动接触面(30)的第二圆周槽(第二压缩空气供给槽(48)、第二压力油供给槽(50)、第二冷却剂供给槽(52))在从旋转接头(10)的径向观察时以相向的方式形成。这种情况下,对于相向的作为一组的第一圆周槽和第二圆周槽,在各该圆周槽中流动的流体的类别和使用用途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以第二部件的圆柱部配置于第一部件的圆筒部的内侧的方式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互组合而成。
背景技术
旋转接头为用于使流体不泄漏地向各种机械设备的旋转可动部分进行供给或者排出的装置,通过将相对旋转的两个部件(配管)相互组合而构成。
如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公平1-24957号的图5公开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旋转接头通过将作为固定部件的第一部件的圆筒部和作为旋转部件的第二部件的圆柱部(轴)相互组合而构成。这种情况下,轴的外周面由密封部件被区划,在密封部件之间形成有圆周槽。在轴内,沿轴向延伸的流路与圆周槽相连通,另一方面,在嵌合于轴的圆筒部内形成有与圆周槽相连通的流路和口部(port)。这样,现有技术中的旋转接头一般为沿旋转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圆周槽的单级结构。
但是,近年,旋转接头的需求性增大,被要求能够进行空气、冷却水、压力油等多种多样的流体的供给或者排出。在上述的单级结构的情况下,若应对该要求而在轴上形成多条圆周槽并且在圆筒部设置多个流路和口部,则旋转接头在轴向上的整体长度变长。其结果,需要确保较大的机械设备上的设置所需面积,而这并不合适。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公平1-24957号的图1中公开了如下一种两级结构的旋转接头,将嵌合于第一部件的圆筒部(第一圆筒部)的外周面的第二圆筒部设置在第二部件,并且将嵌合于第二圆筒部的外周面的轴承设置在第一部件,并且还在第二圆筒部的外周面形成其他的圆周槽,将在第二圆筒部内沿轴向延伸的流路与该其他的圆周槽相连接。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25268号的图1中也公开了一种两级结构的旋转接头。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公平1-24957号和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 14-25268号中所公开的两级结构的旋转接头中,存在如下担忧:由于供给给机械设备的流体的压力差,而旋转接头的壳体等发生变形,从而滑动阻力增大。即,在从旋转接头的径向观察时,由于在第二部件的圆柱部的圆周槽及流路中流动的流体、与在第二部件的第二圆筒部的圆周槽及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压力差,而在旋转接头内产生歪斜。
为了抑制这样的歪斜的产生,确保足够的刚性,而需要增大旋转接头的径向上的尺寸。其结果,存在旋转接头在径向上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刚性的同时缩短径向上的长度的旋转接头。
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接头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在第一圆筒部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二部件如下构成:在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圆筒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内侧设置有圆柱部,所述第二圆筒部和所述圆柱部的端部由第二凸缘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通过以所述第一凸缘部成为一端部且所述第二凸缘部成为另一端部的方式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互组合而成。
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所述旋转接头具有下述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1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