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7768.6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歆昕;孙国进;张联英;李吉丹;高兆海;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C23G1/24;C23F3/03;C23F1/3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导管 过盈配合连接 化学清洗装置 清洗 导管内壁 出液管 橡胶管 蓄液腔 注液管 硝酸 内壁 化学清洗溶液 表面开孔 充分接触 化学除油 碱液腐蚀 内壁清洗 清洗技术 管材 导管 余物 腐蚀 | ||
1.一种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液腔(1)、注液管(2)、出液管(3)和橡胶管(4);
所述的蓄液腔(1)为中空的腔体,蓄液腔(1)设于注液管(2)的上方,两者焊接固定,焊接处无缝隙;
在蓄液腔(1)的表面等间距开孔,孔的直径与出液管(3)的直径匹配;
所述注液管(2)的下方与泵连接,用于将化学清洗剂通过注液管(2)注入蓄液腔(1)内;
所述的出液管(3)为直管形状,出液管(3)的一端固定焊接于蓄液腔(1)表面的开孔处,焊接处无缝隙,另一端与橡胶管(4)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橡胶管(4)套在出液管(3)的外侧;
橡胶管(4)的另一端套在待清洗的铝导管的外侧,与待清洗的铝导管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
若待清洗的铝导管的数量与橡胶管(4)的数量相同,则每根待清洗的铝导管分别与每根橡胶管(4)相连;若待清洗的铝导管的数量少于橡胶管(4)的数量,则通过防酸碱夹子将未与待清洗的铝导管相连的橡胶管(4)折叠后夹住,以封闭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待清洗的铝导管的直径大于等于出液管(3)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与橡胶管(4)相接的长度a≥100mm,橡胶管(4)与待清洗的铝导管相接的长度b≥100mm,橡胶管(4)的长度c>a+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液腔(1)是长方体、球体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2)的高度取值范围为25-35cm;出液管(3)的直径取值范围为2-5mm,长度取值范围为200-30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液腔(1)、注液管(2)和出液管(3)的材料相同,为不锈钢或者钛合金中的一种。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化学除油,将待清洗的铝导管与清洗装置相连,利用泵将溶液A经清洗装置注入铝导管中,溶液A的成分为Na2CO3、Na3PO4·12H2O和Na2SiO3,注液时间为20~25min,注液温度为50~70℃;
注液结束后,利用泵将清水经清洗装置注入铝导管中,清洗铝导管与清洗装置;
步骤二:硝酸出光,在室温下,利用泵将溶液B经清洗装置注入铝导管中,溶液B的成分为HNO3,注液时间为5~10min;
注液结束后,利用泵将清水经清洗装置注入铝导管中,清洗铝导管与清洗装置;
步骤三:碱液腐蚀,在50℃~70℃下,利用泵将溶液C经清洗装置注入铝导管中,注液时间为7~8min,溶液C的成分为NaOH和NaF;
注液结束后,利用泵将清水经清洗装置注入铝导管中,清洗铝导管与清洗装置;
步骤四:再次硝酸出光,重复步骤二;
步骤五:最终清洗铝导管,在室温下,利用泵将去离子水经清洗装置注入铝导管中,注液时间为3~5min;
步骤六:干燥铝导管,将铝导管从清洗装置上卸下,从铝导管的一端向铝导管内注入压缩空气,使铝导管内的水从另一端吹出,吹干后将铝导管放入烘箱或热风幕下进一步烘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导管内壁化学清洗装置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溶液A的浓度为Na2CO3:50g/L、Na3PO4·12H2O:50g/L、Na2SiO3:3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77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