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非共价作用促进界面结合的双层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7659.4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付俊;许祖翔;李金徽;肖颖;高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F220/56;C08F220/28;C08F220/54;C08F220/0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共价 作用 促进 界面 结合 双层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采用非共价作用促进界面结合的双层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新型双层水凝胶,将两片材质完全相同或者不同的水凝胶通过Fe3+与水凝胶中COO‑形成配位键,形成具有优良界面结合力的双层水凝胶。本发明制得的双层水凝胶组装体,通过配位键使两层相结合,具有优良的界面结合力,同时避免了传统制备双层水凝胶的复杂、不可控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层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非共价作用使两层界面结合的双层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亲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与生物组织存在巨大的相似性使其具备广泛的生物应用前景。水凝胶驱动器可以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发生大的、复杂的形变,因此在智能器件领域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制备双层水凝胶是目前构筑水凝胶驱动器最常见的策略之一。外界刺激下两层的差异性响应行为可以使水凝胶发生各向异性的弯曲变形。但现有的制备双层水凝胶方法往往需要先制备第一层水凝胶,其尚未完全凝胶化时在第一层凝胶的表面原位制备第二层水凝胶。这种多步制备的过程,复杂且难以控制,两层之间界面结合弱,大大限制了双层水凝胶在驱动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双层水凝胶,利用配位键这种较强的超分子作用,即一个金属离子同时络合不同水凝胶上的配体,使两层水凝胶之间产生结合力。
本发明新型双层水凝胶,将两片材质完全相同或者不同的水凝胶通过Fe3+与水凝胶中COO-形成配位键,形成具有优良界面结合力的双层水凝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双层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丙烯酸单体、亲水性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预聚液;其中总单体浓度为1-7mol/L,丙烯酸在总单体中的摩尔分数为5-50%,总单体包括丙烯酸单体和亲水性单体。
步骤(2)、将上述预聚液加入到模具中并密封,置于50-70℃环境中反应0.1-12小时,或加入10μl催化剂四甲基乙二胺常温下反应0.1-12小时,最终得到水凝胶薄片。
步骤(3)、将两片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材质完全相同或者配方不同的水凝胶贴合在一起,然后浸泡在含有0.01-0.5mol/L Fe3+的水溶液中1小时以上,最终得到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能力的双层水凝胶。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亲水性单体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异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交联剂选择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总单体的0.01-2.0mol%;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发体系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所述的引发剂用量为总单体的0.1-1.0mo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双层水凝胶组装体,通过配位键使两层相结合,具有优良的界面结合力,同时避免了传统制备双层水凝胶的复杂、不可控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层水凝胶及其界面结合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分析。
图1为双层水凝胶及其界面结合方式的示意图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7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