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业高效的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1186.7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才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A01K5/00;A01K39/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佛山市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业 高效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业高效的机器人,包括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基体内的喂食部,喂食部内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传导腔,传导腔左侧段内贯通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套管,套管顶部延展部伸进传导腔左侧段的内顶壁内且旋转配合连接,套管底部延展部伸进传导腔左侧段的内底壁内且旋转配合连接,传导腔内的套管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导轮,套管内螺形纹配合连接有螺形杆,传导腔右侧延展部下方的喂食部内设有搅匀腔,传导腔右侧延展部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旋转轴,旋转轴顶部延展尾端与动力装置动力配合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喂食的精准度,减少工人劳动量,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作业高效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行业前景乐观,但是养殖技术还比较传统,多数通过人工手动混匀配比饲料并进行撒饲料投喂,这一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饲料容易结块,在进行喂养之前需要对饲料槽中的残料进行疏通使之掉出饲料槽,以防新饲料与残料混杂,牲畜进食后出现病症,对于掉出饲料槽的残料需要清扫,而清扫工作需要人工另外完成,任务繁多,增加劳动量,因此急需一种能替代人高效完成上述繁杂事务的智能化机器人,以减轻人的工作量,提高养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业高效的机器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作业高效的机器人,包括基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基体内的喂食部,所述喂食部内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传导腔,所述传导腔左侧段内贯通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顶部延展部伸进所述传导腔左侧段的内顶壁内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套管底部延展部伸进所述传导腔左侧段的内底壁内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传导腔内的所述套管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导轮,所述套管内螺形纹配合连接有螺形杆,所述传导腔右侧延展部下方的所述喂食部内设有搅匀腔,所述传导腔右侧延展部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顶部延展尾端与动力装置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在所述传导腔右侧段的内顶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底部延展部贯通所述搅匀腔与所述传导腔之间的所述喂食部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旋转轴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搅匀腔内,所述搅匀腔内的所述旋转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搅匀叶,所述传导腔内的所述旋转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导轮,所述第二传导轮与所述第一传导轮配合连接有传导带,所述传导腔右侧的所述喂食部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底部延展尾端与所述搅匀腔右侧顶部相贯通设置,所述管道顶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有锥形腔,所述锥形腔设置在所述喂食部顶面内,所述套管下方的所述喂食部内设有用以与所述螺形杆配合连接的疏通喂食装置,所述基体下方设有饲料槽,所述饲料槽底部槽壁设置为可下翻槽壁,所述可下翻槽壁左端通过拉簧与所述饲料槽侧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基体底面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基体底面配合所述行走轮设置有刹停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疏通喂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下方且贯通所述喂食部底面的管孔以及贯通所述管孔且向左右两侧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腔,所述第一滑行腔右侧延展部位于所述搅匀腔的下方位置且相贯通设置,所述第一滑行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上设置的滑行板,所述滑行板左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管孔左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内且滑行配合连接,所述滑行板右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管孔右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内且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行腔左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滑行板左侧端面抵压配合连接的弹簧,所述滑行板左侧段内设有与所述管孔相贯通设有的横槽,所述滑行板右侧段内设有储存槽,所述第一滑行腔上侧的所述管孔左侧内壁内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滑行腔,所述第二滑行腔底部延展尾端与所述第二滑行腔下方的所述第一滑行腔顶部相贯通设置,所述管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疏通杆,所述疏通杆顶部尾端与所述螺形杆底部尾端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疏通杆底部段贯通所述横槽且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疏通杆底部尾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腔下方的所述管孔内,所述疏通杆左侧的所述横槽内固定设置有抵压坡面,所述第二滑行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疏通杆左侧外壁顶部固定连接的坡面抵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才,未经杨海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1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