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5229.0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蔡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永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8 | 代理人: | 宋鹰武 |
地址: | 中国香港湾仔轩尼***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化数据 匹配 数据产品 数据交换 用户定义 组规则 通信设备 设备接收数据 通信网络连接 用户关联 转换 网络 | ||
1.一种用于促进在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连接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物联网IoT设备;
与所述多个IoT设备可通信地联接的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联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化指令以进行以下操作:
从所述多个IoT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IoT设备接收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与第一用户相关联,并且使用至少一个通信协议接收所述数据;
处理所述数据以将数据转换成标准化数据,其中,所述标准化数据包括各种格式的数据;
从所述标准化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将所述有用信息与由第二用户定义的第一组规则进行匹配,以获取匹配的数据;
基于所述匹配的数据和由所述第一用户定义的第二组规则生成一个或多个数据产品;
将所述数据产品存储到所述存储器的产品数据库中;以及
经由网络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产品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IoT设备是能够联网的IoT设备或不能够联网的IoT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使用一组预定义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则来提取所述有用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IoT设备中的至少一个IoT设备基于所述至少一个IoT设备的硬件配置被分类成多个预定义类别中的一类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是所述数据的所有者,且所述第二用户是所述数据的订阅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置成使得所述所有者定义所述第二组规则的第一用户接口,其中,所述第二组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规则,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配置成对所述数据进行分类、定义数据传输方法、定义产品目录、定义产品价格表、定义产品版权条款、以及最终发布关于数据的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置成使得所述订阅者定义所述第一组规则的第二用户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组规则包括一个或多个规则,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配置成定义数据传输网络信道接口、选择数据产品、输入支付方法以及完成所述数据产品的交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IoT设备通过选自由以下项构成的组的通信手段中的一个通信手段与所述处理器可通信地联接:条形码扫描器、电力线、以太网、RFID、ANT、NFC、6LoWPAN、ZIGBEE、Z-WAVE、UWB、蓝牙、Wi-Fi、DASH7、免许可频谱射频、WiMAX、Weightless、2G/GSM/EDGE CDMA、EVDO、1G、GPS/GPRS和蜂窝4G/LTE。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使用选自由以下项构成的组的多个通信协议从所述多个IoT设备接收所述数据:IPv4、IPv6、UDP、DTLS、RPL、远程登录协议、MQTT、DDS、CoAP、XMPP、HTTP、套接字以及REST API。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成执行程序化指令以减少IoT设备与所述处理器之间的多跳延迟,以及其中,所述IoT设备与所述处理器之间的所述多跳延迟是基于包括传输半径(r)、信道接入概率(p)、节点密度(Λ)和沉默中继节点的百分比(α)的参数计算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使用以下数学方程式计算所述IoT设备与所述处理器之间的所述多跳延迟:
f=(1+Δ)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威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52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