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均衡充放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31986.0 | 申请日: | 2017-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林;庄慧敏;成渝;赵美凤;廖昀;黄宗慧;唐必秀;黄宗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8/22 | 分类号: | B60L58/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电路 单电池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电动汽车电池 辅助电源电路 均衡充放电 电池组 电压采集电路 充放电循环 单电池电压 单体电池 复位电路 工作期间 生成电路 使用性能 充放电 过充电 过放电 灵活的 受冲击 最大化 方波 正交 老化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均衡充放电系统,主要解决了单电池在工作期间受冲击而发生损坏,并且随着充放电循环的增加,各单电池电压逐渐老化的问题。该系统包括主控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的TL494正交方波生成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以及与主控电路连接的辅助电源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包括STM32单片机,均与STM32单片机连接的复位电路和ADC电压采集电路,其中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均与STM32单片机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可智能灵活的控制单电池的充放电,提高单电池的利用效率,实现了电池组的使用性能最大化,以及避免单体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充放电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均衡充放电系统。
背景技术
受到能源危机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得益于其能源利用率高、无排放、噪声小和能量来源多样化等优点成为汽车行业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传统的电动汽车存在续航里程受限、蓄电池工作寿命太短以及蓄电池规格和质量的制约等缺陷,而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无污染、质量轻、自放电小这等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所以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纯电动汽车的候选能源之一。
由于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源在容量和电压上的需求较高,因此动力电池组通常是由单体电池串联组成。然而,现有的技术使得单体电池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能保证其相关电池参数的一致性,单体蓄电池之间的不一致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单体电池荷电状态的不一致,为了使电池组的使用性能最大化以及避免单体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需要对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电池均衡充电的意义就在于使锂离子电池单体电压偏差保持在预期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每个单电池在工作寿命期间不受到过应力冲击而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均衡充放电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电池在工作期间受冲击而发生损坏,并且随着充放电循环的增加,各单电池电压逐渐老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均衡充放电系统,包括主控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的TL494正交方波生成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以及与主控电路连接的辅助电源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包括STM32单片机,与STM32单片机连接的复位电路,与STM32单片机连接的ADC电压采集电路其中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均与STM32单片机连接;
所述TL494正交方波生成电路包括芯片TL494,一端与芯片TL494的第4引脚连接、另一端接STM32单片机的电阻R5,一端与芯片TL494的第4引脚连接、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5V电源连接、另一端与STM32单片机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芯片TL494的第6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2,一端与芯片TL494的第5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一端与芯片TL494的第9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3,基极与芯片TL494第9引脚连接、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正极与芯片TL494的第9引脚连接的二极管D1,一端与二极管D1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芯片TL494的第10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0,基极与芯片TL494第10引脚连接、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5,正极与芯片TL494的第10引脚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19;其中芯片TL494的第1、7、16引脚接地,芯片TL494的第2、13、14、15引脚接5V电源,芯片TL494的第8、11、12引脚接电源V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1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焊接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焊接系统
- 下一篇:夹具及搬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