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电缆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7506.3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83/04;C08K13/02;C08K3/22;C08K5/098;C08K3/26;C08K5/09;H01B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13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电缆材料 优选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 氢氧化铝阻燃剂 氢氧化镁 硬脂酸钠 重量份 阻燃剂 无毒 过氧化二异丙苯 活性纳米碳酸钙 丙烯酸 氧化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阻燃性能 硅酮粉 偶联剂 硬脂酸 质量份 重量比 耐温 环保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电缆材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0‑15份、EVA树脂20‑25份、阻燃剂5‑10份、氢氧化镁8‑12份、丙烯酸8‑10份、硬脂酸钠25‑35份、偶联剂6‑9份、活性纳米碳酸钙12‑18份、硬脂酸5‑15份、硅酮粉3‑6份。优选的,所述阻燃电缆材料还包括氧化剂5‑10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0‑1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氢氧化镁、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8‑12:4‑8:2‑4。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阻燃剂。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铝阻燃剂的粒度为1250目。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电缆材料,无毒、热稳定性好且易于加工,力学性能优异、强度高、耐温等级高、成本低、阻燃性能好、环保无毒,适于工业中的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电缆材料。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绝缘及护套用塑料俗称电缆料,其中包括了橡胶、塑料、尼龙等多种品种。电缆料生产企业是以电缆生产企业为用户,只要有电线电缆需求就有电缆料的市场。电线电缆产品中除钢芯铝绞线、电磁线等裸线产品外几乎都需要绝缘层口。目前我国有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近5000家,又有城乡电网改造、西部大开发及通信设施大面积升级改造对电线电缆产品的巨大需求,因而从一段时间来看,电缆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
然而,随着电气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电线电缆的阻燃问题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电缆燃烧时释放出大量有毒烟雾和腐蚀性气体,妨碍了人们的安全撤离和灭火工作,使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目前使用的聚乙烯阻燃性差,在制作电线电缆时容易引起火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电缆材料,提高了电缆的各项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电缆材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0-15份、EVA树脂20-25份、阻燃剂5-10份、氢氧化镁8-12份、丙烯酸8-10份、硬脂酸钠25-35份、偶联剂6-9份、活性纳米碳酸钙12-18份、硬脂酸5-15份、硅酮粉3-6份。
优选的,所述阻燃电缆材料有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2份、EVA树脂20份、阻燃剂8份、氢氧化镁10份、丙烯酸8份、硬脂酸钠30份、偶联剂6份、活性纳米碳酸钙15份、硬脂酸10份、硅酮粉5份。
优选的,所述阻燃电缆材料还包括氧化剂5-10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0-1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氢氧化镁、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8-12:4-8:2-4。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阻燃剂。
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铝阻燃剂的粒度为1250目。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电缆材料,无毒、热稳定性好且易于加工,力学性能优异、强度高、耐温等级高、成本低、阻燃性能好、环保无毒,适于工业中的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1:
阻燃电缆材料有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2份、EVA树脂20份、阻燃剂8份、氢氧化镁10份、丙烯酸8份、硬脂酸钠30份、偶联剂6份、活性纳米碳酸钙15份、硬脂酸10份、硅酮粉5份、氧化剂1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0份。其中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氢氧化镁、硬脂酸钠的重量比为8:4:2。阻燃剂为氢氧化铝阻燃剂。氢氧化铝阻燃剂的粒度为1250目。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7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