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3341.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平;冯海明;魏静;陈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徐红岗,郭华俊 |
地址: | 10004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相对 变形 装置 | ||
本申请要求以下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1)2017年8月22日提交的名称为“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且申请号为201710724238.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测控领域,尤其涉及对工程基础填方结构的沉降或浮升的精密测量,具体来说是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量地兴建了水电站大坝、高层建筑物、高速公路、桥梁、堤防、油气输送管道、储油罐等基础性设施。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的基础填方结构进行大量的精密测量,以对基建的沉降或浮升风险进行评测。
目前,测量沉降或浮升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精密水准仪对沉降标点进行人工测量,人工环节容易造成测量误差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也没有即时风险评测、监测系统,不能及时发现工程建筑的沉降或浮升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人工对沉降测量、评估存在的各种缺陷,提供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能够自动采集沉降或浮升数据,减少了人工操作,并提高了测量准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主要包括旋转测杆、固定测杆、数据处理装置、第一探头、第二探头、固定板、固定支架、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其中,
所述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支架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固定测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悬空设置,且所述固定测杆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平行;
所述固定测杆上侧部安装有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固定测杆下侧部安装有所述的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且所述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的测量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
所述的旋转测杆的一端通过转动结构链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另一端悬空设置,且所述旋转测杆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平行;
所述的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安装在旋转测杆的下侧部,且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的轴测量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
所述第一探头、第二探头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使用红外传感器。
所述装置用于测量桥基与路基之间的夹角,测量使用时,将所述固定板在桥基与路基的交界处的平面上。
本发明的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包括旋转测杆、固定测杆、数据处理装置、第一~第四探头、固定板、固定支架等;所述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支架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固定测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悬空设置,且所述固定测杆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平行;所述固定测杆上侧部安装有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固定测杆下侧部安装有所述的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且所述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的测量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所述的旋转测杆的一端通过转动结构链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另一端悬空设置,且所述旋转测杆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平行;所述的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安装在旋转测杆的下侧部,且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的轴测量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的平面。通过4个探头,分别测量路基平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α、桥基平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β,进而计算出桥基与路基之间的夹角定义通过上述数值的变化,来获得桥面和路基的沉降,判断桥面和路基的相对运动。
本发明的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通过旋转测杆、固定测杆、数据处理装置、第一~第四探头、固定板、固定支架等装置,具有能够实时对桥面和路基的沉降进行监测,检测的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发明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图的一种测量相对变形的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说明:
A1-旋转测杆;A2-固定测杆;A3-数据处理装置;A4-第一探头;A5-第二探头;A6-固定板;A7-固定支架;A8-第三探头;A9-第四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