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2445.1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统超;林威;张文国;周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凯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242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压缩 再生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属于压缩气体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余热再生吸干机又称为压缩热再生吸干机,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空压机排出的高温空气所具有的热量,对经过吸附过程的吸附剂直接加热升温,使吸附剂得到彻底脱水再生,由于在加热再生过程时无耗气,所以最大程度地节约了能量。常见的余热再生吸干机为双塔式结构,中国专利201520722526.0公开了一种余热再生吸干机的多级冷却结构,其包含两个冷却器,具有很好的冷却效果,然而该装置中冷却器和吸附塔、再生塔的顶部通过管道相连,组装时需将逐步将各根管道焊接,由于吸附塔和再生塔体积较大,组装工作难以完成。并且由于管道较多也难以运输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旨在解决压缩热再生干燥机难以组装,且难以运输的弊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以及用于连通的管道模块,所述管道模块包括第一吸附塔上层管道、第一吸附塔下层管道、第二吸附塔上层管道、第二吸附塔下层管道、压缩空气流进管、上层连通管、压缩空气流出管、上下层连通管、下层第一连通管、下层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和第四连通管,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塔身与第一吸附塔上层管道和第一吸附塔下层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塔身与第二吸附塔上层管道和第二吸附塔下层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塔上层管道和第二吸附塔上层管道之间连接压缩空气流进管、上层连通管和压缩空气流出管,所述第一吸附塔下层管道和第二吸附塔下层管道之间连接有下层第一连通管和下层第二连通管,所述上层连通管和下层第一连通管之间连接上下层连通管,所述第一冷却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第一吸附塔下层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器通过第二连通管与上层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通过第三连通管与下层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通过第四连通管与压缩空气流进管相连通,所述各个管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所述管道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其中:各个管道之间法兰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其中:各个所述法兰旁均设有阀门。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其中:还包括一控制器,各个所述阀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其中:所述阀门为气动蝶阀。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发明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包括两个吸附塔、两个冷却器及一个管道模块,两个冷却器协同工作,具有很好的冷却效果;冷却器和吸附塔塔身之间通过管道模块相连接,现场组装时,只需将管道整体和吸附塔塔身的开口和冷却器的开口相互连接即可,便于运输和在现场组装;此外,管道整体和吸附塔塔身相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管道和吸附塔顶部相连接,具有费时少、易安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分体式压缩热再生干燥机另一视角整体示意图;
图3是各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第一吸附塔,2—第二吸附塔,3—第一吸附塔上层管道,4—第一吸附塔下层管道,5—第一连通管,6—第二吸附塔上层管道,7—第二吸附塔下层管道,8—压缩空气流进管,9—上层连通管,10—压缩空气流出管,11—上下层连通管,12—下层第一连通管,13—下层第二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第三连通管,16—第四连通管,17—第一冷却器,18—第二冷却器,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凯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凯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