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监理智能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2133.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姜继双;陈展红;林立波;屠月海;刘提;罗灵杰;朱云祥;吴锋豪;柳庆东;陈斌;王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电网 工程 监理 智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监理智能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监理智能管控系统,是一种采用BIM技术的管控系统,BIM即建筑信息模型,电网工程监理智能管控系统通过建立以电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工作人员将电网工程的信息传输到建筑模供管控人员查看,使得电网工程管控更为便捷。但现有技术中的管控系统无法根据现场温度进行报警,以防施工违反相关管理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监理智能管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无法根据现场温度进行报警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监理智能管控系统,包括BIM模型,所述BIM模型中包括建筑模型;建筑模型对应的实体建筑上设有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和监控摄像头;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与建筑模型相连将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发送给建筑模型;建筑模型与监控摄像头相连用于控制监控摄像头拍摄并获取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其中建筑模型执行如下步骤:实时获取环境温度检测装置监测的环境温度,根据获取的环境温度进行报警,其中根据获取的环境温度进行报警包括:如果环境温度在37℃以上以及40℃以下时,建筑模型进行一级温度报警并根据系统时间判断当前时间是否为工作时间,如果当前时间不是工作时间则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如果环境温度高于40℃,进行二级温度报警并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如果环境温度低于37度,则停止一级温度报警和二级温度报警。
优选的,当建筑模型进行一级温度报警或二级温度报警时,建筑模型每隔设定时间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并计算相邻时间拍摄的两张照片的相似度,如果相邻时间拍摄的两张照片的相似度低于设定值,则进行高温施工报警。
优选的,所述计算相邻时间拍摄的两张照片的相似度包括:对所述两张照片进行灰度处理,并根据各自灰度处理后的照片的平均灰度进行阈值分割;对阈值分割后的两张照片在相同位置上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一一比对,得出相同灰度值的像素点总量M和不同灰度值的像素点总量N;通过如下公式计算两张照片的相似度Y:
Y=M/(M+N)。
优选的,建筑模型对应的实体建筑上设有环境湿度检测装置和除湿器,所述环境湿度检测装置与建筑模型相连将检测到的环境湿度发送给建筑模型,所述建筑模型与除湿器相连用于控制除湿器进行除湿;其中建筑模型还执行如下步骤:实时获取环境湿度检测装置监测的环境湿度,根据获取的环境湿度进行报警,其中根据获取的环境湿度进行报警包括:如果获取的环境湿度高于80%,则进行湿度报警并控制除湿器进行除湿;如果获取的环境湿度不高于80%,则停止湿度报警并延迟设定时间后控制除湿器停止除湿。
优选的,所述BIM模型包括设备模型,所述设备模型所对应的实体设备上设有设备温度检测装置和设备湿度检测装置,所述设备温度检测装置与设备模型相连用于将检测到的设备温度传输到给对应的设备模型上,所述设备湿度检测装置与设备模型相连用于将检测到的设备湿度传输到对应的设备模型。
优选的,所述设备模型接收到设备温度后,将设备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设备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则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设备模型接收到设备湿度后,将设备湿度与预设的湿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设备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阈值,则进行报警。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可以根据监测到的环境温度进行报警,并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拍摄到的画面用于显示在建筑模型中以便管理人员查看,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拍摄到的画面以获知现场是否按要求停止施工,进而有效防止高温施工现象,进而满足相关规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仓管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铜板水平连铸的自动化上料装置电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