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拨叉轴衬套压装前姿态调整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17618.0 | 申请日: | 201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3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蕾;姚雨龙;石爱文;杨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琴 |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衬 套压装前 姿态 调整 机构 | ||
1.一种拨叉轴衬套压装前姿态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柱(2)以及分别设置在安装柱(2)上的转向装置、调整装置、视觉判断及识别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包括上料管(12)、接料座(15)、转向料管(13)和落料座(10),所述接料座(15)和落料座(10)分别固连在安装柱(2)的中部和下部,且所述接料座(15)位于落料座(10)的斜上方,所述上料管(12)设置在接料座(15)上且竖直向上延伸,所述转向料管(13)为连接所述接料座(15)和落料座(10)之间的一段弧形弯管,衬套(18)从所述上料管(12)处上料进入接料座(15),然后通过转向料管(13)转向后进入到落料座(10)内,所述接料座(15)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推动衬套(18)从接料座(15)进入转向料管(13)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3)、导轨(4)、滑块(5)、气缸组合和推料块(16),所述安装板(3)固连在安装柱(2)的上部,所述导轨(4)设置在安装板(3)底端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滑块(5)与导轨(4)滑动配合,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块(5)沿着导轨(4)前后滑动,所述气缸组合设置在滑块(5)底端,所述气缸组合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升降气缸(7)、摆动气缸(8)和气囊式气缸(9),所述推料块(16)设置于所述落料座(10)内,所述落料座(10)内设有一个供推料块(16)沿前后方向来回滑动的滑道,所述推料块(16)的一端伸入落料座(10)的滑道内,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推料块(16)沿着落料座(10)的滑动来回滑动,所述推料块(16)上开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落料孔(21),所述落料孔(21)用于承接从转向料管(13)处落下的衬套(18);通过所述升降气缸(7)带动摆动气缸(8)和气囊式气缸(9)一起升降,从而带动所述气囊式气缸(9)头部的气囊伸入位于落料孔(21)处的衬套(18)内并胀紧衬套(18),通过所述摆动气缸(8)带动气囊式气缸(9)旋转,进而带动衬套(18)旋转,从而实现衬套(18)的姿态调整;
所述视觉判断及识别装置安装于安装板(3)上方,且安装板(3)上在对应视觉判断及识别装置的部位开有避让孔,通过视觉判断及识别装置来判断和识别位于落料孔(21)内的衬套(18)姿态是否正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衬套压装前姿态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7)与摆动气缸(8)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板连接,所述摆动气缸(8)和气囊式气缸(9)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板连接,所述升降气缸(7)的伸缩杆竖直向下延伸并连接有第一过渡板,所述摆动气缸(8)的缸体安装在第一过渡板上,所述摆动气缸(8)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延伸并连接有第二过渡板,所述气囊式气缸(9)的缸体安装在第二过渡板上,所述气囊式气缸(9)的头部的气缸竖向向下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衬套压装前姿态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判断及识别装置为一个相机(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衬套压装前姿态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均为气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衬套压装前姿态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衬套压装前姿态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管(12)为矩形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叉轴衬套压装前姿态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料管(13)为圆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76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