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翼面变后掠折叠展开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6981.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郝桂珍;吴华晴;付俊兴;姚盼盼;蒋宇涛;张志强;张维;罗兵;瞿绍奇;龚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40 | 分类号: | B64C3/40;B64C3/54;F16H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002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翼面变后掠 折叠 展开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翼面折叠展开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行器翼面变后掠折叠展开机构。
背景技术
变后掠翼技术因其能够很好的适应亚/跨/超音速飞行的需求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关于飞行器变后掠翼面折叠展开机构已有相关研究,其一般是以多次作动火工品为动力源,以连杆滑块为传动机构,利用火工品的多次作动实现翼面多次展开运动,从而达到翼面变后掠控制。因动力源完成多次作动且要实现展开后锁定功能,需设置多个到位锁,设计复杂,且可靠性降低,目前仅能完成二次展开作动,无法满足更多次或连续变后掠翼的要求。飞机机翼所采用的液压驱动变后掠翼机构,因其体积较大,系统复杂等缺点,而不适用于飞行器设计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专利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而设计提供了一种蜗轮蜗杆翼面折叠展开机构,目的是使翼面能够实现连续变后掠角折叠展开运动;只需通过一套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实现翼面折叠、展开及锁定功能。
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飞行器翼面变后掠折叠展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6、左蜗轮7、右蜗轮8、横梁3、左转轴4、右转轴5;本折叠展开机构为蜗杆蜗轮传动机构,蜗杆6一端与电机转轴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横梁3上,蜗杆6两边对称布置左蜗轮7和右蜗轮8,左蜗轮7、右蜗轮8通过左转轴4、右转轴5安装于横梁3上,左蜗轮7、右蜗轮8外圆圆周上一侧设有部分直齿,分别通过直齿部分和蜗杆6啮合,另一侧设有翼面接头与左翼面9,右翼面10连接。
所述横梁3中心前后水平方向上设有蜗杆安装孔,蜗杆6装在蜗杆安装孔内。
所述横梁3中心两侧设有垂直上表面的2个蜗轮安装孔,分别与左蜗轮7、右蜗轮8安装。
所述左蜗轮7与左转轴4,右蜗轮8与右转轴5之间设有蜗轮轴承13,用蜗轮轴承端盖17固定。
所述蜗轮轴承13外圆与所述蜗轮安装孔过盈配合,内圆与左转轴4、右转轴5间隙配合。
所述蜗杆6中部粗两端细的棒状结构,一端为正方形转轴,通过其正方形转轴插入电机转轴2的槽孔内连接固定,其另一端连接在横梁3上,中部设有直齿,与左蜗轮7、右蜗轮8外圆圆周上一侧的直齿部分啮合。
所述蜗杆6通过蜗杆轴承11与横梁3连接,蜗杆轴承11用蜗杆轴承端盖12固定。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专利实现了翼面连续变后掠角折叠展开运动,蜗杆传动可实现自锁,不需布置翼面锁紧机构,降低了机构设计复杂度。蜗杆传动结构简单、紧凑,传动平稳可靠,到位冲击小,从而降低翼面扰动。采用单蜗杆驱动双蜗轮的展开机构,左右翼面的展开同步性好。蜗杆传动的连续性,可实现飞行器翼面连续变后掠角飞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翼面变后掠折叠展开机构结构图
图2本发明图1中A-A剖视图
图3本发明图1中B向视图
1电机,2电机转轴,3横梁,4左转轴,5右转轴,6蜗杆,7左蜗轮,8右蜗轮,9左翼面,10右翼面,11蜗杆轴承,12蜗杆轴承端盖,13蜗轮轴承,17蜗轮轴承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飞行器翼面变后掠折叠展开机构,由电机1、横梁3、蜗杆6、左蜗轮7、右蜗轮8、左转轴4、右转轴5等组成。折叠展开机构为蜗杆蜗轮传动机构,横梁3是用于蜗轮蜗杆安装固定的零件,横梁3上设有蜗杆安装孔、蜗轮安装孔结构,其内部根据蜗轮蜗杆运动空间设有槽孔。电机转轴输出端设有正方形槽孔,蜗杆6一端为正方形转轴,通过其正方形转轴插入电机转轴2的槽孔内连接固定,其另一端通过蜗杆轴承11连接在横梁3上,并用蜗杆轴承端盖12固定。蜗杆6两边对称布置两个蜗轮,左蜗轮7、右蜗轮8中间均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蜗轮轴承13,蜗轮轴承13外圆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内圆与左转轴4、右转轴5采用间隙配合。左蜗轮7、右蜗轮8外圆圆周上一侧设有部分直齿,分别通过直齿部分和蜗杆6啮合;另一侧设有翼面接头,与左翼面9,右翼面10连接。电机1启动后驱动蜗杆6转动,蜗杆6转动驱动两个左蜗轮7、右蜗轮8同步转动,同时实现翼面折叠展开运动。利用蜗杆传动的自锁性,可实现翼面在任意角度位置的锁定和再次展开,无初始锁和到位锁机构。当需要改变翼面后掠角时,只需动力源输出力矩,驱动蜗杆蜗轮啮合传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6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叉下反翼面折叠机构
- 下一篇:一种扇形机翼可折叠的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