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绑扎装置以及绕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0339.1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9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钟仁康;周永忠;姚高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94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绑扎 装置 以及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绑扎装置。
背景技术
定子是电机中的重要部件,工业产品使用电机的场合很多,很多电器产品均利用作为驱动动力源,定子是电机的主要部件,定子主要由铁芯和设置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目前线圈是以通过绕线机绕制成线包,然后将线包安装在铁芯上。
绕线机绕线时,根据绕制的需求,从绕线头引出来的漆包线多的时候多达几十根,这些漆包线通过绕线头绕在绕线模上,绕完一包后,需要将这些漆包线线剪断,以便于绕制下一个线包,然而,由于漆包线的根数较多,在剪断以后会分散开,这些分散开的漆包线在张力的作用下容易被挂在绕线机的其他零件上,需要人工进行整理,显然,这会对绕线的进程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绑扎装置以及绕线机,本发明可将分散的线束进行绑扎。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线束绑扎装置,包括:支座;
设有线束容纳腔的绑扎部件,绑扎部件上还设有供线束进入到线束容纳腔中的开口;
储存绑扎部件的储料机构,该储料机构的一端固定在支座的第一侧壁面上,储料机构面向支座的端部设有让位口,至少一个绑扎部件位于该让位口中;
对绑扎部件进行推送的推送机构,推送机构的输出端与储料机构的让位口对应;
设置于支座上的成型机构,该成型机构与储料机构的让位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线束的容纳空间,成型机构上还设有位于容纳空间终端的抵顶部;
绑扎部件被推送机构在所述空纳空间推送过程中,位于容纳空间内的线束从绑扎部件的开口进入到绑扎部件的线束容纳腔中后,绑扎部件在被继续推送并与所述抵顶部抵顶,绑扎部件受到挤压作用力发生形变而对线束形成绑扎。
所述绑扎部件呈U形或半圆形。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直线驱动机构以及连接该直线驱动机构输出端的推料部件。
所述储料机构包括:
储料座,该储料座上设有容纳绑扎部件的储料槽,所述让位口设置于该储料座的一端;
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储料槽中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一端与绑扎部件抵顶。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弹簧;
与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挡块;
与弹簧另一端连接且用于抵顶绑扎部件的第二挡块。
所述第二挡块包括套在储料座上的框架,该框架的中部设有位于储料槽中的安装座。
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夹块以及与该第一夹块间隔布置的第二夹块,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线束的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相对的一端均设有绑扎部件在被推送的过程中对绑扎部件形成导向的凹槽,凹槽与让位口对应。
还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夹块和/或第二夹块均滑动配合在支座上,第一夹块和/或第二夹块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连接。
一种绕线机,包括所述的线束绑扎装置。
本发明对线束进行绑扎的大致过程为:分散的线束进入到容纳空间中后,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推料部件直线运动,使得绑扎部件被推送到容纳空间中,从而使位于容纳空间中的线束被进入到绑扎部件的线束容纳腔中,随着绑扎部件被继续地推送,绑扎部件开口两侧的端部被抵顶部抵顶,从而使得绑扎部件变形而收口,从而对线束形成绑扎。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适用于使何线的绑扎,并且绑扎过程快速,而且绑扎部件基本上是围绕线束一圈,因此后续的拆卸也比较简单。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支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5为在图1的基础上隐藏了一部分零件后并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储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单个绑扎部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一夹块的示意图图;
1为支座,10为第一侧壁面,11为第一凹槽,12为第二凹槽,13为滑轨,14为第二侧壁面;
2为绑扎部件,20为线束容纳腔,21为开口;
3为储料机构,30为让位口,31为储料座,32为储料槽,33为安装板,34为凸起,35为弹簧,36为第一挡块;37为框架,38为安装座;
4为推送机构,40为直线驱动机构,41为推料部件;
5为成型机构,50为容纳空间,51为抵顶部,52为第一夹块,53为第二夹块,54为凹槽,55为凸起部,56为第二直线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0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