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层隧道内部清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9246.7 | 申请日: | 201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9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刘哲学;徐驰;刘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21218 | 代理人: | 刘凤桐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层 隧道 内部 清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层隧道内部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不占用地上空间的前提下,大量的雨水储存需要建设深层隧道系统,而深层隧道的设计施工应考虑到雨水长期沉淀淤积的影响。
目前,透水路面在大雨到来之时,无法快速吸水、蓄水,造成大量雨水流失,因而无法达到渗水、净水目的,并可能造成巨大灾害,在建设深层隧道的工程中,一般采取存储前过滤的方式,但如此并不能够将杂质过滤的很彻底,同时,雨水中的溶解物不能够靠过滤解决,在雨水长期存储的过程中,一部分杂质继续沉淀,一部分溶解物由于分子运动减慢而析出,在舱底沉积,造成水质下降,所以,如何进行深层隧道内部清淤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层隧道内部清淤系统,解决了深层隧道内部杂质过滤不彻底以及雨水中的溶解物不能靠过滤来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深层隧道内部清淤系统,包括清淤车(1)、深层隧道管壁(13)、储水舱(14)、清淤槽(15)、清淤车道(16)、二次沉淀池(18)、人工检修平台(19)、检修车道(20),所述深层隧道管壁(13)内部中间设置有储水舱(14),储水舱(14)的底部通过若干支撑墩体(17)支撑整个舱体,每两个支撑墩体(17)之间设有二次沉淀池(18);储水舱(14)内部的一个侧壁上设有若干清淤槽(15),清淤槽(15)的上部通过输水管(25)和清淤车(1)相连通,清淤槽(15)的下部与排污管(28)相连,排污管(28)与二次沉淀池(18)相连;二次沉淀池(18)内设有水泵,水泵用于将二次沉淀池(18)内沉淀后的上层清水重新注入到储水舱(14)中;二次沉淀池(18)内的底部沉淀物由清淤井(29)运输到系统外部进行处理,二次沉淀池(18)与清淤井(29)之间设有阀门(31);深层隧道管壁(13)内部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人工检修平台(19),检修人员通过梯子进入到检修平台(19)进行检修工作;深层隧道管壁(13)的底部一旁设置有检修车道(20),检修车道(20)上设有检修车(21);深层隧道管壁(13)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窗(22)和照明灯(23);深层隧道管壁(13)内的清淤车舱外坡道(30)与储水舱(14)顶部的舱体入口(26)相连,舱体入口(26)处设有向储水舱(14)内部铺设的清淤车舱内坡道(27),深层隧道管壁(13)内的清淤车(1)通过清淤车舱内坡道(27)进入到储水舱(14)底部的清淤车道(16);清淤车道(16)的旁边设有实时监测系统(24),用于随时监测淤泥厚度。
其中,所述清淤车(1)包括探照灯(2)、监控摄像头(3)、履带(4)、轮胎(5)、储电设备(6)、智能控制系统(7)、清淤泵(8)、清淤刷(9)、吸污斗(10)、排水管(11)、输电线路(12),所述探照灯(2)为监控摄像头(3)提供照明,清淤车(1)采用履带(4)行进方式,减小行进时淤泥对清淤车(1)造成的阻力,履带(4)内为轮胎(5),储电设备(6)通过输电线路(12)提供清淤车(1)的所有动力来源,控制系统(7)通过输电线路(12)控制清淤车(1)的运行,清淤车(1)在行进过程中清淤刷(9)向前旋转,将沉淀物旋起,在水底形成悬浊液,由清淤泵(8)通过吸污斗(10)提取,再通过排水管(11)及与其连接的输水管(25)排入清淤槽(15)中。
其中,所述清淤刷(9)由中心钢轮及外周钢丝环组成,旋转时为上部向前、下部向后旋转,以便吸污斗(10)将淤泥和砂砾碎石更大程度的吸收。
其中,所述清淤车舱外坡道(30)设置在储水舱(14)的外部;清淤车舱内坡道(27)设置在储水舱(14)的内部;清淤车舱外坡道(30)和清淤车舱内坡道(27)均为倾斜的车道。
其中,所述检修车(21)方便维修机械和人员的运输,通风窗(22)、照明灯(23)为深层隧道提供了新鲜空气及良好的照明。
其中,所述储水舱(14)底面为“凹”字底面,两侧高,向中间呈坡面设置,且中间设置200mm深的凹槽,凹槽宽度大于清淤车(1)的宽度,便于沉淀物都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9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检测及处理系统
- 下一篇: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