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式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6820.3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钟;蒋海平;曹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长泰汽车饰件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48;C08G18/42;C08J9/14;C08J9/08;B29C44/3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聚氨酯 泡沫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箱式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汽车制造业每年聚氨酯的使用量超过100万吨,聚氨酯材料已经成为汽车上用量最大的塑料品种之一。聚氨酯一般占车用塑胶的15%,平均每辆车的使用量是15kg。
目前传统的聚氨酯发泡行业采取间歇式低压发泡形式,发泡高度在80CM以下,在上下余料去除量相同的情况下,此发泡高度的得材率低,一般为70%,在相同产量的情况下发泡个数增多,造成劳动强度增大,生产效率低下等不良现象;发泡边缘采取四周拉泡起角的形式来保证四角的平整度,由于是人工手动控制边缘的脱模纸,泡块上下密度差异大,且侧边存在节皮现象,余料浪费严重,造成产品材料成本过高。
中国专利CN201410282720.1将聚醚多元醇与催化剂、开孔剂等各种添加剂按预设配比搅拌混合均匀,搅拌速度1200r/min,时间1min;将两种或多种吸热填料按预设配比加入高速球磨机中,在喷洒硅烷或钛酸酯偶联剂的同时进行球磨混合,以300~800r/min的速度混合10~30min后得到组合吸热填料;将组合吸热填料加入混合好的组合聚醚多元醇中,高速搅拌一段时间;将异氰酸酯迅速倒入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中,高速搅拌15~40s,速度为1000~2500r/min;将混合液倒入发泡箱中,并放入热电偶以跟踪测试泡沫中心的温度,待泡沫接触热电偶端部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直至温度下降后停止记录;该篇专利的箱式发泡存在聚氨酯泡密度差异为1.2kg/m3,该篇专利中采用带有提升式的混合无底桶的箱式发泡装置。
中国专利CN201120343804.3介绍了一种发泡箱,包括箱体和底板,所述箱体的内壁设有垫纸,所述垫纸可随内壁上下移动。该篇专利中发泡箱采用控制垫纸上下移动的方式进行箱式发泡,得材率一般为70%左右,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聚氨酯泡沫生产效率低、泡沫得材率低、泡沫密度差异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箱式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使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聚氨酯泡沫具有得材率高、泡沫密度差异小,同时能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箱式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聚氨酯泡沫由组分A和组分B反应而成,其中组分A为白料,组分B为黑料;组分A和组分B重量百分比为1:1~1.4,将组分A和组分B的浆料混合物在发泡箱中自然发泡;其中发泡箱高度为0.85~1.2m;发泡箱呈长方体或立方体形状;采用发泡箱压顶工装,在发泡箱的压顶工装顶盖上打孔,打孔间距为20~40cm,孔径为1~5cm,开孔率即面积百分比为15~30%;采用高分子膜覆盖压顶工装顶盖内表面;高分子膜是开孔膜,开孔间距为0.5~10cm,孔径0.05~3cm,开孔率即面积百分比为50%~8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组分A中: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聚醚多元醇Ⅰ:10~40%,聚醚多元醇Ⅱ:10~50%,聚酯多元醇:10~50%,泡沫稳定剂:1~4%,催化剂:1~5%,物理发泡剂:10~20%,水:0.1~1.5%,助剂:0.1~1%;聚醚多元醇Ⅰ为4~5.5官能度,数均分子量为300~500的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Ⅱ为2~3官能度,数均分子量为200~600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为2~3官能度,羟值为240~400的聚酯多元醇;泡沫稳定剂为非水解硅碳类表面活性剂或聚硅氧烷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物理发泡剂为氟化烷烃;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或金属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助剂选自色浆、抗氧剂或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组分B为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高分子膜选自聚乙烯膜、聚丙烯膜或聚酰胺膜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组分A与组分B加入亨内机中进行高搅拌速率、高速喷射速率喷料;亨内机的搅拌速率2000r/min~5000r/min,喷射速率为5000g/s~8000g/s。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理发泡剂选自一氟二氯乙烷、1,1,1,3,3-五氟丁烷、1,1,1,3,3-五氟丙烷、1,1,1,2-四氟乙烷、二氟乙烷或七氟丙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长泰汽车饰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长泰汽车饰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6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