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红柿出苗至移栽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5217.3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喜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2106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苗 移栽 取出 育苗钵 幼苗 培育 西红柿幼苗 西红柿植株 植物诱导剂 幼苗移栽 浇透水 种植户 土壤 土层 放入 根灌 果质 株距 薄膜 光照 日照 播种 封闭 覆盖 销售 收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红柿出苗至移栽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大棚内播种,15~16天后浇透水,连根将西红柿幼苗取出;(2)将步骤(1)取出的幼苗移栽到育苗钵内;(3)大棚内,白天保持25~28℃,夜晚保持13~17℃,日照的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UX,11~12天后,调整育苗钵的间隙,使幼苗之间保持一定间距;(4)19~22天后,将步骤(3)的幼苗取出,放入大棚内覆盖有薄膜的土层的开眼处,株距为35~45厘米,保持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用土壤将开眼处封闭,根灌植物诱导剂,即完成了出苗至移栽的培育。本发明操作简便,西红柿植株粗矮、结果多、果质好,利于西红柿的销售,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西红柿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西红柿出苗至移栽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tomato) 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其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特殊,可以生食、煮食或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
西红柿的栽培由播种开始,分别是出现第一片真叶的发芽期、由第一片真叶出现至第一花序现蕾的幼苗期、由第一花序现蕾至座果的始花座果期及由第一花序着果至拉秧的结果期,其中,发芽期和幼苗期最为重要,这一阶段西红柿幼苗的茁壮成长才能为结果期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种植户均靠经验进行栽种,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进行完整的管理,严重制约了西红柿的亩产量以及西红柿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养殖户的收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操作简便、结果多、果质好的一种西红柿出苗至移栽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西红柿出苗至移栽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在大棚内播种,15 ~ 16 天后浇透水,连根将西红柿幼苗取出;
(2) 将步骤(1) 取出的幼苗移栽到育苗钵内;
(3) 大棚内,白天保持25 ~ 28℃,夜晚保持13 ~ 17℃,日照的光照强度为30000 ~50000LUX,11 ~ 12 天后,调整育苗钵的间隙,使幼苗之间保持一定间距;
(4)19 ~ 22 天后,将步骤(3) 的幼苗取出,放入大棚内覆盖有薄膜的土层的开眼处,株距为35 ~ 45 厘米,保持土壤湿度60 ~ 80%,空气湿度45 ~ 50%,用土壤将开眼处封闭,根灌植物诱导剂,即完成了出苗至移栽的培育。
而且,所述步骤(2) 中的育苗钵首先浇透水,保证手指可自土壤表面插到钵底,移栽幼苗时保留幼苗的真叶露在土壤表面外部。
而且,所述步骤(2) 中育苗钵内填充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
上述各组分混匀后,经粉碎、研磨后填充至育苗钵内,土壤上表面距离育苗钵边缘为0.5 厘米。
而且,所述厩肥为鸡厩肥,所述三元复合肥为45%的15-15-15 氮磷钾复合肥。
而且,所述步骤(4) 中的土层需要进行先期处理,该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 清除土壤中的西红柿叶子和根系;
(2) 在步骤(1) 的土壤中施用5000 公斤/ 亩的厩肥、75 公斤/ 亩的三元复合肥、25公斤/ 亩的二胺、5 公斤/ 亩的微量元素、2 公斤/ 亩的杀菌剂和1.5 公斤/ 亩的抗重茬粉,利用农机翻地,使上述组分与表层土壤混匀,调节土壤的pH 为6 ~ 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喜,未经赵玉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5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