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温控系统的光电引擎及其温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4430.2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苟锁利;沈杲立;侯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温控 系统 光电 引擎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光电引擎等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温控系统的光电引擎及其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功率光电引擎而言,由于其所驱动LED功率大,LED热耗散功率相对较高,导致光电引擎基板升温较高。峰值功率时,贴装LED灯珠的基板可达100多摄氏度,长时间高温对于LED灯珠和基板都有负面影响。因此,需将基板温度下降,以保证光电引擎长期有效地工作。当前,可通过几个途径解决基板升温高的问题:
通过散热方式降温:此方法是被动降温。光电引擎基板已使用散热系数良好的铝基板,因此已通过散热降低大部分热量。如果要继续通过散热以降温,需使用散热系数更好的其他材料,或加大散热材料面积,这样会增加体积及成本,以及对外壳也有改进要求。所以此方法具有局限性,可做备用。
通过减小驱动功率降温:此方法主动降温。在保证到达最低设计要求功率的前提下,实现降功率降温。但主动式的降温方式过于笼统,而且目前来说,在光电引擎基板上还未出现一款较为可行的方案以解决主动降温或升温的结构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温控系统的光电引擎,能够根据光电引擎基板的实时温度值,实际调控光电引擎基板的温度,使光电引擎基板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使光电引擎基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温控系统的光电引擎,包括光电引擎基板,设有多个信号端;控制系统,对应的连接于所述光电引擎基板上的某一信号端;温度传感器,对应的连接于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电引擎基板的实时温度信号;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和处理该实时温度信号,并生成处理结果,以及用于根据该处理结果向所述光电引擎基板的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电引擎基板的脉宽调制信号端的高电平占空比。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为单片机。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包括芯片,设有多个信号连接端;电源滤波电路,对应的连接于所述芯片上的某一信号连接端。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路。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路包括热敏电阻阻值测量电路,所述热敏电阻阻值测量电路设有热敏电阻以及与热敏电阻串联的第一电阻,所述热敏电阻和第一电阻之间为电阻值检测端,该电阻值电测端也为分压端,该分压端连接至所述芯片的模数转换信号接口,所述热敏电阻阻值测量电路将分压端的检测到的模拟量的分压电压值传递至所述芯片,所述芯片将模拟量的分压电压值转换为数字量的分压电压值,并根据数字量的分压电压值计算出其所对应的温度值。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敏电阻阻值测量电路上设有电源输入端、电源地输入端、脉宽调制信号输出端、程序下载端、热敏电阻接入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温控系统的光电引擎的温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温控系统的光电引擎的温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光电引擎基板上的实时温度值;步骤S2)对比实时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并判断实时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的差值是否超出预设范围,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返回步骤S1);步骤S3)向所述光电引擎基板的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电引擎基板的脉宽调制信号端的高电平占空比。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获取热敏电阻阻值测量电路所检测到的模拟量的分压电压值;步骤S12)将该模拟量的分压电压值转换为数字量的分压电压值;步骤S13)根据预存的电压值与温度对应关系表,计算出该分压电压值所对应的实时温度值。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实时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值的差值的预设范围的绝对值为5%。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判断该实时温度值是否高于预设温度值,若是,则进入骤S32),若否,则进入步骤S33);步骤S32)减小脉宽调制信号端的高电平占空比,降低光电引擎输出功率;步骤S33)增加脉宽调制信号端的高电平占空比,提升光电引擎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4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组织包埋适配器
- 下一篇:一种通用模拟目标光源的实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