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阳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4169.6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通;李鑫冉;宁晓波;雷婧;王文成;李红玲;黄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3/12 | 分类号: | C23F13/12;C25D11/26;C23C18/1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21002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生阴极保护 阵列薄膜 复合膜 光阳极 煅烧 钛片 制备 烘箱 可见光利用率 光阳极材料 纳米管阵列 阳极氧化法 乙二醇溶液 防腐效果 腐蚀电位 工作电极 阴极保护 钛片表面 浸没 电解液 对电极 恒温水 水热法 暗态 钒源 基底 铋源 配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纳米管阵列光阳极,尤其是一种稳定用于光生阴极保护的BiVO4/TiO2纳米管阵列光阳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首先通过阳极氧化法,以Pt为对电极,钛片基底为工作电极,以NH4F和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再将钛片煅烧,在钛片表面制备出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之后通过水热法,配制分别以Bi(NO)3和NH4VO3为铋源和钒源的反应液,将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完全浸没于反应液中,置于烘箱中恒温水热后,再经煅烧处理得BiVO4/TiO2复合膜。本发明的BiVO4/TiO2复合膜,作为光生阴极保护的光阳极,可提高可见光利用率,明显降低304不锈钢的腐蚀电位,暗态下仍具有较好的阴极保护防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管阵列光阳极,尤其是一种稳定用于光生阴极保护的BiVO4/TiO2纳米管阵列光阳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破坏和变质。常温下,电化学途径造成的腐蚀占金属腐蚀的绝大部分。按估计,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无法回收的金属材料占总量的十分之一。金属腐蚀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可能会导致管道和设备的破坏、产品的污染等一些恶性事故,给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与危害。304不锈钢(304SS)由于其优良的力学、耐腐蚀和焊接性能,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和工程建筑等。虽然在大气环境下不锈钢表面可形成致密的钝化膜阻止腐蚀的发生,但在海洋大气等苛刻环境下,钝化膜易被氯离子等破坏而引发较严重的局部腐蚀。
传统的电化学保护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阳极材料或需提供大量电能。近十几年来,光生阴极保护技术以TiO2等半导体材料作为光电转化中心,不需消耗阳极;利用清洁廉价的太阳能资源,不消耗电能;且膜覆盖率要求低,操作性较强,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然而TiO2禁带宽度较宽(3.2eV),对可见光利用效率低,只能利用波长小于380nm的紫外光,但紫外光只占太阳光的5%左右,且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速率快而使TiO2不能在暗态下为金属提供有效保护。因此急需能够解决TiO2对太阳光利用率及光电效率低且在暗态下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阳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阳极材料,依次对钛片表面经阳极氧化、煅烧修饰得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而后再经水热处理、煅烧对上述TiO2薄膜表面修饰BiVO4得光阳极材料BiVO4/TiO2复合膜。
一种光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对钛片表面经阳极氧化、煅烧修饰得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而后再经水热处理、煅烧对上述TiO2薄膜表面修饰BiVO4得光阳极材料BiVO4/TiO2复合膜。
所述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为以处理后的钛基体为阳极,在电解液的存在下于20~30V电压下阳极氧化1~2h,氧化后清洗、晾干;而后于马弗炉内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400~500℃,并恒温1~3h,冷却将至室温,即在钛基片表面修饰有TiO2纳米管阵列膜。
所述阳极氧化采用的电解液为乙二醇和NH4F水溶液的混合液;其中,乙二醇与NH4F水溶液体积比在10~20,氟化铵的质量分数为3~7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4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