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主动隔振器的抗冲击摇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1912.2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恺;周刘彬;郭寒贝;刘远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仇蕾安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主动 隔振器 冲击 摇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主动隔振器的抗冲击摇摆装置,属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上下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双向冲击机构和万向节机构,万向节机构由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组成;双向冲击机构的上方连接被隔振设备,双向冲击机构中与被隔振设备连接的部件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初始位置,利用弹性元件缓冲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双向冲击机构的下方与万向节机构的转动部分固定连接,万向节机构的转动部分具有两个正交方向的转动自由度,万向节机构的固定部分与主动隔振器的动子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保护在双向横向冲击和双向摇摆情况下的主动隔振器,防止主动隔振器受损失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主动隔振器的抗冲击摇摆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隔振技术是解决机组设备低频振动隔离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主动隔振器放置在被隔离的机组设备与基座之间,通过主动隔振器产生作用力,抵消机组激励力的影响,实现高效的振动隔离。主动隔振器由动子和定子组成,动子与被隔离的机组设备连接,定子与基座连接,当主动隔振器工作时,动子相对定子会沿隔振器轴向作往复运动。为保证动子的轴向运动,动子和定子之间通常布置有导轨机构。然而,对于船舶上的机组设备而言,受到海浪摇摆或冲击影响时,机组设备会出现大幅度摇摆或发生冲击位移,如果主动隔振器动子直接连接在设备上,则在摇摆冲击情况下,动子导轨会受到非常大的横向作用力,容易导致导轨损坏,使主动隔振器失效。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主动隔振器的抗冲击摇摆机构,保护主动隔振器不受冲击和摇摆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主动隔振器的抗冲击摇摆装置,能够保护在双向横向冲击和双向摇摆情况下的主动隔振器,防止主动隔振器受损失效。
一种用于主动隔振器的抗冲击摇摆装置,该装置包括上下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双向冲击机构和万向节机构,万向节机构由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组成;所述双向冲击机构的上方连接被隔振设备,双向冲击机构中与被隔振设备连接的部件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初始位置,利用弹性元件缓冲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双向冲击机构的下方与万向节机构的转动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节机构的转动部分具有两个正交方向的转动自由度,万向节机构的固定部分与主动隔振器的动子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冲击机构包括顶板A、底板A、侧板A、滑块和螺旋弹簧,所述滑块为与被隔振设备连接的部件,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所述顶板A、底板A和侧板A固定连接后组成容纳滑块的腔体,顶板A上加工有过孔,所述滑块的上表面设有与被隔振设备连接的螺纹套筒,所述滑块通过螺旋弹簧连接在腔体的中心,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的侧面和侧板A固定连接,滑块的上下表面与顶板A和底板A为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上的螺纹套筒穿过顶板A的过孔,两者之间的间隙为滑块在水平冲击力下的移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下两表面均有安装槽,用于嵌入滚珠,并在安装槽两侧设有螺纹孔,连接挡板,防止滚珠滑出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弹簧通过调整挂钩与侧板实现连接,调整挂钩上加工有螺纹,侧板上加工有与调整挂钩配合的螺纹孔,便于调整螺旋弹簧预紧力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机构的转动部分包括顶板B、长轴、短轴和轴承,固定部分包括底板B和侧板B;所述长轴和短轴交叉固定连接后形成十字轴,所述短轴通过轴承与固定部分的侧板B活动连接,所述长轴通过轴承与顶板B的侧板侧面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双向冲击机构和万向节机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抗击水平两个方向的冲击和摇摆运动,能避免主动隔振器动子因被控设备的冲击和摇摆运动而与定子卡死,从而保证主动隔振器能够正常工作。
2、本发明的双向冲击机构中的弹簧预应力可调,因此可以调节其抗冲击性能。本发明无需外部电源,具有可靠性好的特点,可使本发明有效应用于主动隔振器的抗冲击摇摆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1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