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碱工业的氨气制取装置及制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0542.0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华春;王军;袁俊生;郑晓冰;郭小甫;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 |
代理公司: | 13126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红***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口 反应段 氨气 物料输送通道 制碱工业 制取装置 反应率 进料口 壳体 滚动 低温反应段 高温反应段 动力装置 方向设置 接触效果 进料口处 出气口 加热部 降温部 中间部 导流 制取 分割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碱工业的氨气制取装置及制取方法,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出气口的壳体,以及设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物料输送通道内的输送部,在动力装置的驱使下,输送部可将进料口处的物料滚动的导流至所述出料口;还包括沿物料输送通道输送方向设置的多个反应段,以及对应于各所述反应段而设于壳体上的、以将反应段分割成至少一个高温反应段和低温反应段的加热部和降温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碱工业的氨气制取装置可提高物料的反应率,提高生产效果,同时输送部将物料滚动的向前输送也可增加各中间部的接触效果,也可进一步提高反应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碱工业的氨气制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纯碱生产在工业上主要以氨碱法生产为主,但该工艺氯化钠利用率较低,会副产大量的氨碱废液,生产1t纯碱的同时副产10m3氨碱废液,其成分主要以氯化钙和氯化钠为主,目前尚无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王军等人开发并提出了“一种无废液排放氨循环制取纯碱的方法”ZL201310733182.9,将氯化铵与碳酸钙进行高温耦合反应,为纯碱产业的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化学方程式为NH4Cl(s)+CaCO3(s)=CaCl2(s)+NH3(g)+CO2 (g)+H2O(g),在上述反应中部分NH4Cl(s)分解为NH3(g)和HCl(g),而HCl(g) 与CaCO3(s)反应生成CaCl2,由于在该反应中部分NH4Cl(s)会直接升华而成 NH4Cl(g)而无法与CaCO3(s)进行反应,且由于各物料之间的接触效果不理想,从而还会产生中间产物HCl,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对后续的制碱作业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制碱工业的氨气制取装置,以提高物料的反应率,并提高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制碱工业的氨气制取装置,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出气口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之间的物料输送通道内的输送部,在动力装置的驱使下,所述输送部可将所述进料口处的物料滚动的导流至所述出料口;还包括沿所述物料输送通道输送方向设置的多个反应段,以及对应于所述反应段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以将所述反应段分割成至少一个高温反应段和低温反应段的加热部和降温部。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为具有螺旋叶片的输送轴。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低温反应段、于所述输送轴上设置有导流部,于所述导流部的中部设置有固体物料通道,于所述导流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壳体间构成气体流体通道的导流面。
进一步的,沿所述物料输送方向、所述气体流体通道具有不同的孔径而使得所述气体流体通道的进口小于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部包括外套于所述壳体外周面上的第一换热壳体,于所述第一换热壳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流体介质相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流体介质为熔盐或无氧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部包括外套于所述壳体外周面上的第二换热壳体,于所述第二换热壳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冷却水相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反应段的反应温度为200℃~338℃。
进一步的,于所述进料口处的物料输送通道处形成有预加热段。
进一步的,沿所述物料输送方向、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进料口上游的壳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0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