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噻唑基新烟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0233.3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4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武海林;董军杰;戴占勇;龚建;李大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立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32 | 分类号: | C07D277/32;A01N43/78;A01P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225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唑 烟碱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噻唑基新烟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噻唑基新烟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R1为氢、甲基或乙基,R2为氢、甲基、2‑氯‑5‑噻唑甲基或6‑氯‑3‑吡啶甲基,先通过2‑氯‑5‑氯甲基噻唑与乙胺反应生成2‑氯‑5‑乙胺基甲基噻唑,再由1,1‑二氯硝基乙烯或者1,1,1,‑三氯硝基乙烷与2‑氯‑5‑乙胺基甲基噻唑和化合物R1NH2R2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制得。本发明的噻唑基新烟碱类化合物可单独制备杀虫剂,也可与其他农药混合制备杀虫剂。本发明的噻唑基新烟碱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活性高、低毒、杀虫谱广等优点,对于飞虱、蚜虫等均有明显杀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噻唑基新烟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以吡虫啉为代表的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已经应用了近20年,但其对于螟虫、蚜虫等不具有杀虫活性,使用受到限制。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虽然对螟虫、蚜虫等具有杀虫活性,但其长期使用均会产生抗性。目前防治蚜虫、螟虫主要采用有机磷类高毒杀虫剂,如毒死蜱、三唑磷、丙溴磷等,这些杀虫剂对于环境和人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CN102633740A发明公布“新烟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重点介绍(E)-N-(2-氯-5-噻唑甲基)-N-乙基-N'-甲氧基-2-硝基亚乙烯基二胺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对飞虱、螟虫、蚜虫具有明显杀虫效果,具有杀虫活性高、低毒、杀虫谱广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活性较高、毒性较低、特别对飞虱、蚜虫、螟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噻唑基新烟碱类化合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噻唑基新烟碱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
R1为氢、甲基或乙基;R2为氢、甲基、2-氯-5-噻唑甲基或6-氯-3-吡啶甲基。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噻唑基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先通过2-氯-5-氯甲基噻唑与乙胺反应生成式II所示的2-氯-5-乙胺基甲基噻唑,
再由1,1-二氯硝基乙烯或者1,1,1,-三氯硝基乙烷与2-氯-5-乙胺基甲基噻唑和化合物R1NH2R2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制得,化合物R1NHR2中,R1选自氢、甲基或乙基,R2选自氢、甲基、2-氯-5-噻唑甲基或6-氯-3-吡啶甲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2-氯-5-氯甲基噻唑与二氯乙烷混合,搅拌下滴加乙胺水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升温至20℃~60℃反应,气相色谱分析检测至2-氯-5-氯甲基噻唑全部转化时,降至室温,加水,静置分离油相,水相经二氯乙烷萃取后与油相混合,脱除溶剂,得到2-氯-5-乙胺基甲基噻唑;
步骤2,将1,1-二氯硝基乙烯或1,1,1-三氯硝基乙烷和二氯甲烷混合,搅拌降温至0~10℃,滴加2-氯-5-乙胺基甲基噻唑,再滴加碱溶液,保温反应,HPLC分析N-(2-氯-5-噻唑)甲基-N-乙胺转化率达98%以上时,在5~10℃滴加化合物R1NHR2水溶液,搅拌,升温至20~25℃保温反应,静置分离油相,水相经二氯甲烷萃取后与油相混合,脱除溶剂,加入乙酸乙酯,充分搅拌,冷却至0~5℃过滤、干燥得到噻唑基新烟碱类化合物。
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45-50℃。
步骤1中,所述的2-氯-5-氯甲基噻唑与乙胺的摩尔比为1:1~1:5,优选为1:3。
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30℃,进一步优选为-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立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立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0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