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8903.2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乙白;任台翔;谢博元;吴瑞翊;庄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折射层 光学元件 气体层 子影像 影像光束 偏折 传递路径 偏移距离 显示装置 解析度 双折射 延伸 观看 影像 配置 | ||
一种光学元件,用于使影像光束通过。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双折射层、第二双折射层以及气体层。气体层具有厚度,且配置于第一双折射层与第二双折射层之间。气体层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光学元件的延伸方向,其中影像光束依序通过第一双折射层、气体层以及第二双折射层。影像光束在光学元件发生偏折并在进入气体层时产生偏折角度不同的第一子影像光束及第二子影像光束。第一子影像光束与第二子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在从第二双折射层出射后相差偏移距离,以达到提升观看者观看的影像的解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元件及显示装置,特别的是可用于显示二维资讯或三维资讯的近眼显示器与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近眼显示器(near-eye display,NED)的快速发展,为了让使用者配戴近眼显示器时所看到影像有更逼真以及更舒适的视觉效果,光场近眼显示器藉此诞生。光场近眼显示器与传统近眼显示器最大的差异在于透过光场影像的机制,使光场近眼显示因具备整体光程长度大幅缩短的优点,固可使轻薄的近眼显示器有机会实现以外,同时光场近眼显示可提供用户所需的焦距调整特性。
然而光场近眼显示器中,除了必须提供二维影像资料,还必须提供所欲显示影像光线的三维资讯,使得大部分光场近眼显示器会有影像解析度急剧下降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现有光场近眼显示器或是一般近眼显示器的影像解析度(resolution),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及显示装置,使其可进一步提高原有显示装置的解析能力,通过本发明空间多工的架构,让观看者在不同时间看到由原先低解析度(resolution)的影像,进而提升成为高解析度的影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元件,用于使影像光束通过。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双折射层、第二双折射层以及气体层。气体层具有厚度,且配置于第一双折射层与第二双折射层之间。气体层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光学元件的延伸方向,其中影像光束依序通过第一双折射层、气体层以及第二双折射层。影像光束在进入气体层时产生偏折角度不同的第一子影像光束及第二子影像光束。第一子影像光束与第二子影像光束在从第二双折射层出射后相差偏移距离。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光学元件以及透镜元件。显示面板用于提供影像光束。光学元件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且用于使影像光束通过。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双折射层、第二双折射层以及气体层。气体层具有厚度,且配置于第一双折射层与第二双折射层之间。气体层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光学元件的延伸方向,其中由显示面板提供的影像光束依序通过第一双折射层、气体层以及第二双折射层。影像光束在进入气体层时产生偏折角度不同的第一子影像光束及第二子影像光束。第一子影像光束与第二子影像光束在从第二双折射层出射后相差偏移距离。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双折射层、第二双折射层以及气体层,且配置于显示面板与透镜元件之间,其中气体层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光学元件的延伸方向,且气体层配置于第一双折射层与第二双折射层之间。因此,影像光束依序通过第一双折射层、气体层、第二双折射层以及透镜元件,并在进入气体层时产生偏折角度不同的第一子影像光束及第二子影像光束,其中第一子影像光束与第二子影像光束在从第二双折射层出射后相差偏移距离。因此,使用者会观看到由第一子影像光束及第二子影像光束所合成出的高解析度的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8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驱动光学衰减片切换装置及切换系统
- 下一篇:近眼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