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信发送方法、短信发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8134.6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4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范云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4/16;H04L12/5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方 短信转发 短信 互联网应用 短信发送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短信发送装置 发送方 发送 短信服务中心 通信技术领域 接收方用户 查询接收 离线状态 信息丢失 移动标识 用户标识 资源占用 账户 时效性 手机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信发送方法、短信发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接收发送方发送的短信;根据短信中携带的接收方的移动标识查询接收方的短信转发规则;根据接收方的短信转发规则将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的账户,短信转发规则包括互联网应用标识和接收方在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标识。本发明中根据接收方的短信转发规则,将发送方发送的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账户,即使接收方用户在离线状态或者其他不方便接收短信和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应用接收短信,使得短信能够直接及时发送至接收方,提高短信发送的时效性,减少短信服务中心的资源占用,避免短信的信息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信发送方法、短信发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手机在离线状态(例如关机或无服务)下无法与网络进行通信,因此不能接收短信。
现有技术中,在接收方的处于离线状态的情况下,发送方请求发送的短信会被短信服务中心打上标签放入缓存,短信服务中心周期性向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查询接收方的手机是否在线,在HLR搜索发现接收方手机在线后,短信服务中心得从缓存中取出带标签的短信,发送至接收方手机。如果在超过预设时间后接收方的手机仍然没有上线,短信服务中心则会将缓存的短信进行清除。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方案,只能被动等待接收方手机上线后才能再次发送短信,无法及时将短信发送至接收方,时效性差;并且缓存短信占用短信服务中心的缓存资源;超出短信服务中心存储时限仍未发出的短信还会被清除,造成信息丢失。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的短信发送方法,提高短信发送的时效性,减少短信服务中心的资源占用,减少短信的信息丢失。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信发送方法,包括:接收发送方发送的短信;根据短信中携带的接收方的移动标识查询接收方的短信转发规则;根据接收方的短信转发规则将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的账户,短信转发规则包括互联网应用标识和接收方在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短信转发规则还包括在接收方离线的情况下将发送至接收方的短信进行转发时,根据接收方的短信转发规则将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的账户包括:在确定接收方为离线状态的情况下,将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的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短信转发规则还包括将在预设时间段内发送至接收方的短信进行转发时,根据接收方的短信转发规则将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的账户包括:在确定当前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将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的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短信转发规则还包括当接收方的地理位置在预设范围之外将发送至接收方的短信进行转发时,根据接收方的短信转发规则将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的账户包括:在确定接收方的地理位置在预设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将短信转发至接收方的互联网应用的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接收方为离线状态包括:每隔预设周期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用户状态查询请求,用户状态查询请求包括接收方的移动标识;根据归属位置寄存器返回的接收方为离线状态的信息,确定接收方为离线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互联网应用服务器返回的接收方的回复信息,回复信息中携带发送方的移动标识、接收方的用户标识;根据接收方的用户标识和互联网应用标识查找接收方的移动标识;将回复信息转换为回复短信发送至发送方,回复短信携带接收方的移动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标识包括:网址、邮箱地址、即时聊天工具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8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