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残留液装置及其补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7772.6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9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林;张托盈;曾昭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叶敏明 |
地址: | 516025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留 装置 及其 补液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收残留液装置及其补液机构。收残留液装置包括收残留液支撑板、水平引导组件、水平驱动部、收残留液盒体。所述水平引导组件安装于所述收残留液支撑板上,所述收残留液盒体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设于所述水平引导组件上,所述水平驱动部驱动所述收残留液盒体沿所述水平引导组件往复滑动;所述收残留液盒体开设有残留液流入口,所述残留液流入口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残留液流入口处。本发明的收残留液装置,通过设置收残留液支撑板、水平引导组件、水平驱动部、收残留液盒体,并对各个部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将注液杯、注液嘴、软管等通过电解液的地方的残留液体及时清理干净,从而提高了补液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机械自动化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残留液装置及其补液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注液后,由于抽真空时以及注液杯的粘附等原因,造成部分电解液的损失,因此,注液工序中往往有大量的电池需要补液。目前,锂电池补液大多数采用在常温下进行补液,若电芯中或者补液的管道中存有空气,则补液效果差,不能将电芯注满电解液。
另外,电芯在二次补液后,注液杯、注液嘴、软管等通过电解液的地方,会残留液体,若不及时清理干净,会导致下个电芯补液重量的增加,影响了补液的精度。
因此,如何设计一套提高补液精度的收残留液装置,这是企业的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收残留液装置及其补液机构,将注液杯、注液嘴、软管等通过电解液的地方的残留液体及时清理干净,以提高补液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收残留液装置,包括:收残留液支撑板、水平引导组件、水平驱动部、收残留液盒体;
所述水平引导组件安装于所述收残留液支撑板上,所述收残留液盒体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设于所述水平引导组件上,所述水平驱动部驱动所述收残留液盒体沿所述水平引导组件往复滑动;
所述收残留液盒体开设有残留液流入口,所述残留液流入口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残留液流入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驱动部为气缸驱动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引导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引导轨、第二水平引导轨、第一水平引导块、第二水平引导块,所述第一水平引导轨与所述第二水平引导轨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平引导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水平引导轨上,所述第二水平引导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水平引导轨上,所述收残留液盒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水平引导块及第二水平引导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残留液盒体开设有多个所述残留液流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残留液流入口呈“一”字形依次间隔排布。
一种补液机构,包括注液装置及上述的收残留液装置;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注液杯及注液嘴,所述注液杯与所述注液嘴通过软管连通,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注液杯、软管、注液嘴形成抽真空路径的抽真空阀,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注液嘴升降的升降部;
所述收残留液装置位于所述注液嘴的下方。
本发明的收残留液装置,通过设置收残留液支撑板、水平引导组件、水平驱动部、收残留液盒体,并对各个部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将注液杯、注液嘴、软管等通过电解液的地方的残留液体及时清理干净,从而提高了补液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对电池进行补液的补液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用于对电池进行补液的补液机构中升降部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对电池进行补液的补液机构
- 下一篇:一种灌装机打钢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