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大曲面钢结构下的组合式吊顶悬挂装置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5656.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5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江筠;熊杨;段伟;黄涛;曾献玉;颜梅;孔宪勇;王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20 | 分类号: | E04B9/20;E04B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节 可调节连接 托盘 外伸臂 吊盘 多向 悬挂装置 装饰面板 吊顶 钢结构 主吊杆 组合式 钢结构主体 流线型过渡 定位精确 复杂形状 节省材料 快速组装 曲面吊顶 施工效率 吊杆 吊件 饰面 美观 造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大曲面钢结构下的组合式吊顶悬挂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该装置包括托盘、吊盘、可调节多向外伸臂、可调节连接单元等构件,托盘分别与连接钢结构主体部和主吊杆相连;主吊杆分别与托盘和吊盘相连;可调节多向外伸臂分别与吊盘和可调节连接单元相连;次吊杆分别与可调节多向外伸臂和可调节吊件相连;可调节连接单元上有U形卡槽。该装置能够节省材料,使装饰面板在空间上呈流线型过渡,对复杂形状的装饰面板构造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该安装方法定位精确,造型美观,能够进行快速组装,缩短工期,在满足曲面吊顶整体饰面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修吊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大曲面钢结构下的组合式吊顶悬挂装置,同时还涉及一种高大曲面钢结构下的组合式吊顶悬挂装置的安装方法,特别适用于大跨度钢结构屋面下有曲面效果要求的大型公共建筑吊顶。
背景技术
吊顶是建筑物装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吊顶可以遮盖室内顶部的电气线路、通风管道、消防设备等功能要件,弥补原结构本身缺陷,丰富光源层次,具有保温隔热作用,并且造型多样,美观而富有质感。
在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时,传统的吊顶方法需要先在混凝土楼板上打孔,然后打入膨胀螺丝,安装吊杆,进而安装主、次龙骨,最后通过再次安装连接构件将次龙骨与饰面板连接在一起,或者直接将饰面板嵌入次龙骨中,从而形成装饰吊顶。现有吊顶技术结构复杂,打孔位置多,对原结构破坏大,施工操作不便。
在高大曲面钢结构下的吊顶施工时,现有的相关技术需要安装大量的主龙骨、次龙骨,吊杆等连接构件,甚至需要在钢梁上打孔,施工操作难度大,透光性差,并不能保证装饰吊顶的曲面造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便捷性。
鉴于此,如何采取有效方法提高高大曲面钢结构下吊顶的施工效率和整体美感,是当前实际施工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之不足,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大曲面钢结构下的组合式吊顶悬挂装置,该装置能够节省材料,使装饰面板能在空间上呈流线型过渡,对复杂形状的装饰面板构造有着极强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大曲面钢结构下的组合式吊顶悬挂装置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定位精确,造型美观,能够进行快速组装,缩短工期,在满足曲面吊顶整体饰面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大曲面钢结构下的组合式吊顶悬挂装置,它包括托盘、吊盘、可调节多向外伸臂、可调节连接单元、主吊杆、钢结构主体部、装饰面板、第一螺杆、万向孔、调节孔、第一螺杆孔、U形卡槽和第二螺杆,其特征在于:托盘分别与钢结构主体部和主吊杆相连,初步形成以主吊杆为悬挂中心的悬挂体系;主吊杆分别与托盘和吊盘相连,以便吊盘能够在竖直方向进行初步的高度调整;吊盘沿径向开两圈万向孔,万向孔孔中心沿吊盘周长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可调节多向外伸臂的一端均有至少一个第一螺杆孔,第一螺杆孔与万向孔通过第一螺杆实现吊盘和可调节多向外伸臂的连接;每个可调节多向外伸臂的另一端均有至少一个调节孔,每个可调节连接单元上有一个U形卡槽,可调节连接单元穿过调节孔,通过U形卡槽实现可调节连接单元和可调节多向外伸臂的连接,可调节连接单元用于悬挂装置在水平面不同方向悬挂装饰面板。
所述的构件均用轻质钢材料制成,在安装前开孔,并涂刷优选的耐候防腐性能强的丙烯酸涂料;安装时将各构件调整至合适位置使组合式吊顶悬挂装置的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螺母与焊点紧紧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托盘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主吊杆的丝孔,并沿其外围周长方向与钢结构主体部焊接。
所述的主吊杆上端通过螺母和焊点与托盘连接,下端通过螺母和焊点与吊盘连接。
所述的万向孔的孔长为2-10倍螺杆直径,万向孔用于可调节多向外伸臂的固定和水平角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5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埋槽防腐蚀的工艺流程方法
- 下一篇:充电车库及用于充电车库的收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