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感病毒通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5323.8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8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炎;邢丽;张良艳;王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11 | 分类号: | C07K14/11;A61K39/145;A61P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感病毒 通用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感病毒通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多肽在制备流感病毒疫苗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疫苗生物合成技术制备流感病毒通用疫苗,该流感病毒通用疫苗可用细胞培养的方法来大量扩增,只需要蛋白纯化后就可以直接用于疫苗的制造,经鼻免疫后取得了很好的免疫效果,具有广谱保护效果,不仅保护了不同A型流感病毒攻毒,同时也保护了B型流感病毒攻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发明人为的解决传统方法制备流感疫苗的每年更换疫苗株复杂性,并且使流感疫苗保护谱更全面,可以一苗多用、一劳永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疫苗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感病毒通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接种流感疫苗仍是当今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因为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使得现有疫苗的保护谱非常窄;加上每年更换疫苗株生产的弊病,急需一劳永逸制备一种可以同时预防多种流感病毒的广谱疫苗。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单股负链RNA病毒,共有8个独立的RNA片段,其中片段4编码血凝素(HA),HA是构成病毒囊膜纤突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典型的I型糖蛋白,以三聚体的形式存在于囊膜表面;其一级结构有4个结构域,分别为信号肽、胞浆域、跨膜区和胞外域。HA在病毒吸附及穿膜过程中以及决定病毒毒力致病力方面均起着关键作用,它是否能裂解为HA1、HA2是病毒感染细胞的先决条件,也是决定病毒致病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此外,HA在决定病毒宿主特异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与病毒粒子HA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有关。节段6编码神经氨酸酶(NA),NA是构成病毒囊膜纤突的另一个重要蛋白成分,呈蘑菇状,以四聚体形式存在,属于Ⅱ类糖蛋白。它的一级结构包括氨基酸胞浆尾、非极性跨膜区、茎部和头部共四个结构域。研究表明非极性跨膜区有着固定NA和作为信号肽的双重功能:头部顶端是NA酶活性催化中心,作用是能水解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基神经氨酸,避免病毒粒子的聚集,有利于病毒释放,对病毒在感染细胞周围的扩散能力有很大影响。由于NA也影响其周围HA切割能力,从未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病毒致病力大小。第7节段RNA编码蛋白为M1,部分分子量较小的为M2蛋白,均属于非糖基化蛋白。M1构成病毒的基质膜,具有型特异性,在子代病毒粒子装配方面有一定作用。HA、NA、M1蛋白一直是流感病毒疫苗研究的靶点,也取得一定效果,开发的疫苗在小动物体内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可以保护不同型病病毒的攻毒。以季节性流感病毒HA、NA、M1三种基因重组的VLPs疫苗已经进入临床Ⅱ期,Ⅰ期试验结果良好,但因其不具备广谱保护效果,而限制了其应用。基于流感的高度变异性,人们一直试图开发一种广谱的、通用流感疫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感病毒通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
本发明还保护多肽在制备流感病毒疫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多肽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的用途为预防流感病毒。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偶联物,是将所述多肽和流感病毒重组病毒样颗粒偶联得到的;所述流感病毒重组病毒样颗粒携带如下元件:流感病毒HA蛋白、流感病毒NA蛋白和流感病毒M1蛋白。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偶联物,是将所述多肽和流感病毒重组病毒样颗粒偶联得到的;所述流感病毒重组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携带流感病毒HA基因、流感病毒NA基因和流感病毒M1基因的重组质粒和携带抗生素的筛选载体共转染细胞,得通过抗生素筛选到稳定表达流感病毒重组病毒样颗粒的细胞株;(2)培养步骤(1)得到的细胞株,表达得到流感病毒重组病毒样颗粒。
所述步骤(2)具体可为:培养所述细胞株,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所述流感病毒重组病毒样颗粒。
本发明还保护以上任一所述偶联物在制备流感病毒疫苗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5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