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定子嵌线槽绝缘纸的插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4807.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0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顺林;王水俊;黎阳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航空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0 | 分类号: | H02K15/10 |
代理公司: | 11367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蒋路帆<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嵌线槽 绝缘纸 插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嵌线槽绝缘纸的插入方法,该方法将绝缘纸一次成型的过程分成多级成型,在每次整形的过程中释放了绝缘纸的成型内应力,并且在反复的加热成型过程中,提高了绝缘纸的可塑性,保证了成型后的稳定性,解决了绝缘纸热成型在冷却的过程中容易变形,与定子槽的贴合精度差,容易返工重做,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并且采用伺服电机定长输送,可以精确控制绝缘纸送纸的长度,当电机嵌线槽高度发生变化时,只需调整送纸长度即可,同时伺服电机减少了绝缘纸送纸的长度误差,降低了绝缘纸插入后绝缘纸长度和电机嵌线槽高度的误差,提高了电机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纸方法,特别涉及电机定子槽绝缘纸的插入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在电机的定子铁芯上,往往设置有多个嵌线槽并嵌入励磁绕组,以保证电机能够正常工作;由于励磁绕组是由导线组成,为了避免励磁绕组与定子铁芯之间出现导电情况,即使定子铁芯与励磁绕组之间保持绝缘,目前采用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采用注塑的方式在铁芯的嵌线槽以及铁芯的表面成型为一层厚度为0.5至1mm的绝缘层,采用这种方法在定子铁芯的嵌线槽中成型绝缘层,工艺流程不但复杂,而且除了注塑设备外,还需要温控制设备以及压力控制等设备进行辅助,因此,不但成本高,而且生产时间也很长;第二种方式,采用插纸设备将绝缘纸插入到嵌线槽中,只需要相应的插纸设备即可,即通过插纸设备将绝缘纸送入到嵌线槽中,这种方式相对比较简单方便,并且成本相对比较低;采用第二种方法利用插纸设备将绝缘纸插入到嵌线槽中,首先需要将绝缘纸成型然后插入到定子的嵌线槽中,目前使用插入设备的成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冷成型,即将绝缘纸卷曲成一定形状传入定子的嵌线槽,该方法依靠嵌线槽的形状对绝缘纸进行限制,该方法会导致绝缘纸和电机定子槽的贴合度差,影响线圈绕线的摆列和线圈的密度,影响电机的输出力;第二种方法是热成型,即先将绝缘纸加热,然后成型为与嵌线槽相似的形状,使绝缘纸发生永久变形,该方法绝缘纸和电机定子槽的贴合精度好,例如专利“CN103840624A”一种新型插纸装置,可以实现热成型中的压纹,加热、定型和插入的功能,但是该种方式绝缘纸插入嵌线槽后,嵌线槽必须立刻缠绕线圈,不然绝缘纸在冷却的过程中容易变形,影响与定子槽的贴合精度,影响线圈绕线的摆列,容易返工重做,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电机定子槽绝缘纸的插入方法中,冷成型导致绝缘纸和电机定子槽的贴合度差,影响线圈绕线的摆列和线圈的密度,影响电机的输出力;而热成型技术中,绝缘纸插入嵌线槽后,嵌线槽必须立刻缠绕线圈,不然绝缘纸在冷却的过程中容易变形,影响与定子槽的贴合精度,影响线圈绕线的摆列,并且很容易返工重做,影响工作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嵌线槽绝缘纸的插入方法,该方法将绝缘纸一次成型的过程分成多级成型,在每次整形的过程中释放了绝缘纸的成型内应力,并且在反复的加热成型过程中,提高了绝缘纸的可塑性,保证了成型后的稳定性,并且采用伺服电机定长输送,可以精确控制绝缘纸送纸的长度,当电机嵌线槽高度发生变化时,只需调整送纸长度即可。
一种电机定子嵌线槽绝缘纸的插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带状绝缘纸的母卷固定到放卷架上;
2):将从绝缘纸母卷上释放出来的带状绝缘纸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对加热处理过的绝缘纸进行沿长度方向的压痕处理;
3):将经过压痕处理的绝缘纸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按照一定角度向下折起;
4):将绝缘纸宽度方向的两个折边继续向下90°折起成U字形,对绝缘纸U字形折边加热定型;
5):将绝缘纸U字形折边按照指定长度进行切角处理,切角后绝缘纸插入定子嵌线槽时边缘为斜边,方便插入工序的进行,改善卷线品质;
6):将绝缘纸加热成型为最终形状,该形状与定子嵌线槽形状相同,然后切断设备将绝缘纸按照指定长度进行切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航空工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航空工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相仪专用小车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温汽车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