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麦两熟区培育机插水稻超长秧龄壮秧的育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2849.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春;葛茜;屈发科;马晓丽;史莉娜;瞿利英;赵芬;杨霄;莫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麦两熟区 培育 水稻 超长 秧龄 育秧 方法 | ||
1.一种稻麦两熟区培育机插水稻超长秧龄壮秧的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以全生育期≤155天的优质稻米品种为主;
2)种子处理:晒种1-2天,用食盐水选种,用强氯精药液或乙基硫代磺酸乙酯浸种消毒;
3)催芽破胸、凉种炼芽:温水预热,保持谷堆温度35~38℃,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催芽到85%-90%破胸露白后,置室内摊晾4-6小时,干爽后播种才均匀;
4)科学配肥营养土:每亩大田用秧共需备足营养土120㎏,选择熟化的稻田土,在育秧前10-20天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用三元复合肥0.5-0.6㎏/100㎏细土培肥;除1/3营养土留作盖土不拌壮秧剂外,其余2/3营养土每100kg配1.2-1.5kg壮秧剂,拌匀后集中堆闷,形成酸碱度适宜pH5.5~7.0的底土;壮秧剂选用酵素有机壮秧剂NPK≥15%,锌≥0.2%,有机质≥15%,该壮秧剂含多种微量元素、消毒剂及活性物质;
5)播种:采用一次性完成底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四道工序的流水线播种机播种;常规种如黄华占每盘播芽谷种90-100g,杂交稻种每盘播芽谷种80-90g;播种后的秧盘堆码20-30层放于育秧棚内或育秧现场;用薄膜及彩条布盖好保温,2-3天齐苗后进行秧床上育苗;
6)育秧管理;①秧田摆盘后覆盖无纺布,无纺布的边缘压实;②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做到以旱为主;③秧苗化控:长秧龄情况下,秧苗生长至2叶1心时,按照每0.1亩秧母田用多效唑18克兑水均匀喷雾;④追肥:秧田期共施断奶肥、送嫁肥两次;3叶1心后施第一次追肥5-8㎏/亩尿素;移栽前3-4天施送嫁肥5㎏/亩尿素;
7)病虫害防治:遇低温发生青枯、立枯病的,每亩秧田用30%瑞苗青兑水3000倍液喷施或70%敌克松1000倍液洒施防治;如有叶瘟发生,结合施肥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每亩60~75g加水30㎏喷雾防治;稻水象甲发生区进行两次防治;起秧前2-3天,用75%三环唑可湿性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0%三环唑可湿性性粉剂750-1000倍液进行秧田喷雾,喷雾至秧苗滴水为止,达到带药移栽预防稻瘟病的目的;同时亩用90%杀虫单原粉40-60克、20%三唑磷乳油120毫升、20%氯虫苯甲酰胺30毫升或5%甲维盐50克对水40公斤喷雾防治二化螟;
8)适时机插;秧龄最好掌握在30天左右,叶龄4~5叶,苗高15~25cm,但对小麦油菜茬采用晚熟品种秧龄可推迟到50天左右,叶龄5~6叶,苗高20~25cm;每亩栽1.5万穴以上,穴苗数3~5苗左右,亩基本苗达到5万以上;早插基本苗可少,晚插基本苗一定多;杂交稻可比常规稻少;粳稻基本苗宜多,籼稻宜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麦两熟区培育机插水稻超长秧龄壮秧的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过筛要求土壤颗粒细碎、均匀、粒径在2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28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