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板法调控核壳颗粒孔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0590.6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瞿其曙;宣寒;张克华;王子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28;B01J20/32;C01B33/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施兴华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调控 颗粒 孔径 方法 | ||
1.一种双模板法调控核壳颗粒孔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具体步骤:
(1)将SiO2无孔颗粒、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尿素和异丙醇按质量比5:5:3:3.6混合,再加入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摩尔比为0.5~1.5的十六胺,然后加入30倍SiO2无孔颗粒质量的水中,室温下搅拌0.5h。
(2)量取与步骤(1)中水同体积的环己烷,再按环己烷和正硅酸四乙酯体积30:1的比例将正硅酸四乙酯加入环己烷中,将此混合液搅拌状态下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搅拌速度控制在200rpm,保持搅拌状态,50℃下反应10h。
(3)将所得颗粒用乙醇溶液和水分别离心清洗。接着将颗粒放入100℃烘箱干燥5h,然后放入马弗炉中于550℃下煅烧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板法调控核壳颗粒孔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己烷以苯、甲苯、混二甲苯、均三甲苯、环己烷、十三烷或其他非极性有机溶剂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板法调控核壳颗粒孔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六胺用十二胺、辛胺或其他具有强疏水性的直链烷基胺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板法调控核壳颗粒孔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颗粒孔径为10-36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板法调控核壳颗粒孔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颗粒孔径为45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板法调控核壳颗粒孔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具体步骤:
(1)将0.5g SiO2无孔颗粒、0.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CTAB摩尔比为1.0的十二胺、0.3g尿素、0.46mL异丙醇加入15mL H2O中,室温下搅拌0.5h。
(2)将15mL环己烷和0.5mL正硅酸四乙酯在搅拌下加入步骤(1)溶液中,搅拌速度控制在200rpm,保持搅拌状态,在50℃下反应10h。
(3)将所得颗粒用乙醇溶液和水分别离心清洗,接着将颗粒放入100℃烘箱干燥5h,然后放入马弗炉中于550℃下煅烧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05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