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7109.8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2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鹏煜威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00 | 分类号: | B65G27/00;B65G47/26;B65G47/24;B65G47/88;B65G53/16;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铜管等工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背景技术
已有的针对铜管的上料装置,铜管用震盘送料,由各气缸通过翻转、下降、平移、上升,气缸夹紧工件后,各个动作按顺序复位,上料顺序为先上铜管后上壳体;现有的这种上料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上料时间长,影响焊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的上料装置结构复杂,上料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包括:用于逐一释放工件的放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放料机构的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角度转换,所述换向机构上连接有一工件输送管,所述工件输送管的末端设有一收料机构,以及送气机构;其中,工件在所述换向机构换向之后由送气机构对工件输送管送气,将工件沿工件输送管内吹送至所述收料机构。
其中,还包括一震料盘,所述震料盘与放料机构之间通过一缓存料架连接。
其中,所述的放料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有一可供工件通过的通孔,连接件上设有一抽料座,所述抽料座上设有一抽料咀,所述抽料咀连接于一抽料气缸的伸缩端;放料时,所述抽料气缸驱动抽料咀缩回,以致工件自动坠入抽料座并进入连接件的通孔。
其中,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换向座,所述换向座内设有一V型通槽,所述V型通槽的底部设有一岔道块,所述岔道块受控于一岔道气缸,当一工件落入V型通槽后,岔道气缸推动岔道块偏转阻止下一工件落入以便先送走当前工件。
其中,所述的换向座上还设有一用于连接工件输送管的吹气管夹,以及用于连接送气机构的吹气接口。
其中,所述的工件输送管为U型管。
其中,所述的收料机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一用于夹料的夹紧气缸,一接料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接料臂转动的收料气缸。
一种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的自动上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工件通过换向机构进行方向转换;
第二步,向工件输送管送气,将工件沿工件输送管内吹送至收料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自动上料装置及送料方法,其采用吹气的方式将工件从放料机构送至收料机构,并且实现工件的换向,其结构简单,上料快速高效,维护方便,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上料装置的连接于工件输送管前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上料装置的放料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上料装置的换向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上料装置的收料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上料装置的所上送的工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先参阅附图1至附图5,在本实施例中,该自动上料装置,其至少包括:用于逐一释放工件的放料机构4,连接于所述放料机构4的换向机构5,所述换向机构5用于对工件8进行角度转换,所述换向机构5上连接有一工件输送管6,所述工件输送管6的末端设有一收料机构7,以及送气机构(图中并未示出);其中,工件8在所述换向机构5换向之后由送气机构对工件输送管6送气,将工件8沿工件输送管6内吹送至所述收料机构7。
更具体的,该自动送料装置还包括一震料盘1,该震料盘1固定于一支架11上,所述震料盘1与放料机构4之间通过一缓存料架2连接。所述缓存料架2包括用于悬挂多个成排的工件8的悬挂架2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悬挂架21的支架22。其中,放料机构4的前端还设有一工件检测开关3,用于检测当前是否有工件经过,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中心采用PLC控制。
请再次参阅附图3,所述的放料机构4包括:连接件44,所述连接件44内设有一可供工件通过的通孔441,连接件44上设有一抽料座43,所述抽料座43上设有一抽料咀42,所述抽料咀42连接于一抽料气缸41的伸缩端;放料时,所述抽料气缸41驱动抽料咀42缩回,以致工件8自动坠入抽料座43并进入连接件44的通孔4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鹏煜威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鹏煜威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71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斜向输送机构
- 下一篇:收放式受油装置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