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下成像模型和景深的水下图像清晰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85293.2 申请日: 2017-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7563980A 公开(公告)日: 2018-01-09
发明(设计)人: 杨爱萍;田鑫;杨炳旺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G06T5/00 分类号: G06T5/00;G06T7/90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代理人: 李丽萍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水下 成像 模型 景深 图像 清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图像的清晰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图像在海洋能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海洋军事等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因水下环境特殊,难以获取高质量的水下图像。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在水中的颗粒物会对光产生吸收和散射效应,造成图像对比度下降,场景可见范围缩小,图像质量降低[1]。因此,水下图像清晰化问题在计算机视觉应用领域和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亟待解决。

根据是否依据具体的成像模型可以将水下图像清晰化算法分为图像增强方法和图像复原方法。图像增强方法主要有直方图均衡化[2]、滤波方法[3]、Retinex算法[4]等。水下图像复原方法中最为典型和有效的是根据水下图像和雾天图像相似的成像模型,利用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去雾方法[5]实现水下图像复原。但是,由于三通道在水下衰减并不相同,如果直接将暗通道先验用于水下图像复原会出现透射率估计偏大,背景光估计偏小等问题。Galdran等人[6]提出Red Channel先验,通过对红通道反转和添加饱和度分量,减少衰减严重的红通道对透射率估计的影响,该方法虽然指出了三通道透射率之间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分开求解各通道透射率,而是通过对背景光加权调整各颜色分量,恢复图像仍存在较严重的颜色失真;文献[7]因缺少红通道信息,可能导致估计的暗通道值偏大,求得的透射率偏小,其次,假设蓝绿光衰减率相同,这与实际并不相符,文献[8]定义了一种新的景深函数,该函数指出了散射和吸收与波长有关,符合水下图像的实际情况,利用景深来估计透射率,使估计的透射率更为准确,但是其求解中得到的暗通道值很可能来自于衰减后的红通道分量,使求的景深函数值偏小,导致透射率估计偏大,复原图像整体偏暗,且在复原图像中依然存在严重的后向散射现象,图像颜色偏黄。

[参考文献]

[1]S.Bazeille.Vision sous-marine monoculaire pour la reconnaissance d’objets[Ph.D.thesis].2008,Universit′e de Bretagne Occidentale。

[2]J.B.Zimmerman,S.M.Pizer,E.V.Staab,J.R.Perry,W.McCartney,B.C.Brenton.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 for contrast enhanc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1988:304-312。

[3]Serikawa S,Lu H.Underwater image dehazing using joint trilateral filter[J].Computers&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4,40(1):41-50。

[4]Fu Xueyang,Zhuang Peixian,Huang Yue,et al.A Retinex-based enhancing approach for single underwater image[C].Paris: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2014:4572-4576。

[5]He Kai-ming,Sun Jian,and Tang Xiao-ou.Single image haze removal using dark channel prior.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11,33(12):2341-2353。

[6]Adrian Galdran,David Pardo,Artzai Picón,et al..Automatic Red-Channel underwater image restoration.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Image Representation,2015,26(2015):132-1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5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