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2987.0 | 申请日: | 201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06 | 分类号: | A01N47/06;A01N43/9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菌素 螺虫乙酯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尤其适用于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粉虱、蚜虫、木虱、蓟马、甲壳虫等。
背景技术
烟粉虱属与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B型烟粉虱的出现,烟粉虱对大田作物、蔬菜和花卉等的危害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几年来,烟粉虱相继大爆发于世界各地。烟粉虱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不同地区相继爆发,尤其严重为害黄瓜、番茄、茄子、甜瓜等作物,严重时对作物损害率高达70%以上。烟粉虱具有体形小、种群数量大、寄主范围广、世代重叠严重、易扩散等特点,虫体内农药的靶标位点基因很容易产生突变并得到积累,能够迅速遗传延续下去。因此,烟粉虱的抗药性问题极为严重,目前已对有机氯、有机磷、拟出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烟碱类等主要杀虫剂品种产生一定的抗药性。
绿僵菌素,又称腐败菌素或破坏素,是由5个氨基酸和1个羟基酸组成的环缩羧肽素,为绿僵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对鳞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20多种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和拒食作用;绿僵菌素具有高效、低毒、防治效果稳定的特点,但长期使用也不可避免的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螺虫乙酯,属于季酮类化合物,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为止具有双向内吸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干扰昆虫的脂肪生物合成导致幼虫死亡,害虫在取食受药植物至死亡一般需要3-5天,由于独特的作用机制,螺虫乙酯可有效防治对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如柑橘、苹果、梨、蔬菜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粉虱、蓟马、蚜虫等。
解决农业害虫抗性的主要措施是筛选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本申请的发明人正是在此背景下,经过大量的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得到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复配的杀虫组合物,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于将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进行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后具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提高杀虫组合物对害虫防治效果、同时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等害虫的用途,所述害虫包括但不限于粉虱、蚜虫、木虱、蓟马、甲壳虫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手段得到的:
一种杀虫组合物,它的活性成分至少包括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
进一步的,所述杀虫组合物中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1:15-15:1。
优选的,所述杀虫组合物中,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1:10-1:1。
进一步的,所述杀虫组合物中活性成分所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70%,优选为10-50%,进一步优选为20-40%,其余为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常规辅助成分。
优选的,所述常规辅助成分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和/或载体或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通过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包括但不限于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中任一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可含有其它农药活性成分,例如可以是杀虫剂、杀菌剂、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效剂、生物刺激素等,或可与它们结合使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可以分开、一次或同时施用绿僵菌素和多杀菌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作用机理互不相同,将两者复配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克服和/或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2、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通过对绿僵菌素和螺虫乙酯的配比进行大量的创造性试验,发现两者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有效成分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扩大杀虫谱;
3、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对作物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2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