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9683.9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淑航;项超力;殷延开;唐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0 | 分类号: | C01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根型水 滑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催化量的碱性物质存在下,镁源、铝源与二氧化碳在水中反应;(2)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所述的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本发明废水零排放、副产物少、产量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而仅使用催化剂量的碱,在适宜的温度下,镁源、铝源及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水滑石,实现最大化的原子经济性。滤液中不含副产物,仅有催化剂量的碱,完全可以循环利用,无需再加催化剂,而又不影响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滑石是一类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分子式为[M1-x2+Mx3+(OH)2]x+Ax/nn-·mH2O),属于阴离子型层状材料,比较典型的代表是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其中镁铝氢氧化物构成层板,碳酸根离子为层板间的阴离子。因为层间阴离子的种类、数量以及层板的可调性,水滑石被赋予了很多特性,比如离子可交换性、催化性能、热稳定性、弱碱性等,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催化、医药等领域。
早在1842年Hochstetter首先从片岩矿层中发现了天然水滑石矿,但天然矿存量有限、纯度不高,限制了其广泛使用。随着人们对水滑石认知的加深及应用的推广,水滑石合成的研究也不断得以深入进行。目前,水滑石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共沉淀法、水热法、离子交换法、微波合成法等,其中以共沉淀法的研究最为广泛。
权五玲等在《水滑石制备方法》的专利中(专利申请号200880131817.5)利用镁铝盐溶液和碱溶液共沉淀加晶种二次结晶的方法制备了水滑石,但该方法有以下弊端:①产生大量的盐类副产物并需要处理大量的含盐含碱废水,环保压力大;②受原料溶解度限制,很难提高浓度,单釜产量较小,因此生产成本较高。以上两个缺点也是所有共沉淀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和技术瓶颈。
相比于共沉淀法,水热法合成水滑石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山东理工大学王永在发表了《纳米晶Mg-Al水滑石的水热合成及合成机理》(无机材料学报.2008,23(1):93-97),文中以氧化镁(氢氧化镁)、氧化铝(氢氧化铝)以及碳酸钠为原料在140℃下制备了水滑石。该方法的技术缺点是,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呈现上升趋势,不似共沉淀法可以相对稳定地控制pH,因此会造成铝源物质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镁铝比波动较大。另外,该方法产生大量碱性废水,很难实现循环利用,环保压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催化量的碱性物质存在下,镁源、铝源与二氧化碳在水中反应;
镁源和铝源的摩尔比为:n(Mg)/n(Al)=1.8~3.0;
二氧化碳气体投入量为n(Al)/n(CO2)=1.0~3.0;
反应温度为140-170℃,反应时间2-18h;
所述的镁源为氧化镁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碱性物质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碳酸铵、碳酸氢铵、氨水或尿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的催化剂摩尔使用量为:n(催化剂):n(Al)=0.01~0.5,优选比例为0.05~0.2;
二氧化碳的通入方式为分批通入、一次性通入或在反应前通入;
(2)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所述的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9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