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头支撑系统及接头间隙支撑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6539.1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东;李毅;林巍;程潜;刘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芸,刘童笛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头 支撑 系统 间隙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头支撑系统及接头间隙支撑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沉管法隧道施工,就是把在半潜驳或者干坞内预制好的隧道沉管分别浮运到预定位置沉放对接,为使最后一节管段的沉放顺利必须留有长于该管段的距离空间,该余下距离空间所沉放对接的管段即视为最终接头,即隧道连接的两端均沉管施工,并在海中对接合龙,最后的合龙管段即为最终接头。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是沉管隧道建设的关键,特别是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建设,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困难,面临着复杂的波浪和海流等海洋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
在最终接头沉管安装的时候,便于控制位置及姿态,降低与待连接的已安装相邻沉管的碰撞风险,方便进入安装工位,一些最终接头被设计成由接头一和接头二两个部分连接而成,接头一和接头二的结合面上设有一圈封闭环状的预压缩的止水带,在最终接头沉放时,最终接头内外压强差导致止水带进一步压缩造成其结构损坏,使得最终接头无法水密而内部进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最终接头接头一和接头二的结合面上设有一圈封闭环状的预压缩的止水带,在最终接头沉放时,最终接头内外压强差导致止水带进一步压缩造成其结构损坏,使得最终接头无法水密而内部进水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接头支撑系统及接头间隙支撑调节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头支撑系统,包括若干个支撑部件,每个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可调,最终接头由接头一和接头二构成,所述接头一用于连接所述接头二的结合面上设有一圈封闭环状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紧密贴合于所述接头二的结合面,所述止水带的环内侧间隔设置所有所述支撑部件,每个所述支撑部件沿其调节方向的一端接触所述接头一的结合面,另一端接触所述接头二的结合面。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接头支撑系统,在所述接头一的结合面和所述接头二的结合面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长度可调的所述支撑部件,顶撑两个所述结合面之间的间隙,使得最终接头在沉放时管外海水与管内空气的压差对所述接头一和所述接头二的压力作用于所有所述支撑部件,避免所述止水带被进一步压缩造成所述止水带结构破坏失去水密功能,保证最终接头内部不进水,该接头支撑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该接头支撑系统不仅适用于最终接头的接头一和接头二之间的对接连接,还适合普通沉管节段之间对接连接。
优选地,所有所述支撑部件在所述接头一的结合面或者所述接头二的结合面上呈环状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止水带为Gina止水带。
优选地,所述Gina止水带与所有所述支撑部件之间还设有一圈封闭环状的Ω止水带,所述Ω止水带一个脚边连接所述接头一,另一个脚边连接所述接头二,所述Ω止水带凸向所述最终接头内部。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所述Ω止水带用于如若所述Gina止水带水密失效后的二次防水,保证在沉管隧道服役期限内所述接头一和所述接头二之间的结合部位不漏水。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的顶座,所述底座相对所述顶座的一端呈等腰梯形面,所述顶座上对应的一端呈相同的所述等腰梯形面,两个所述等腰梯形面之间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楔形块,两个所述楔形块之间连接有锁紧部件,每个所述楔形块的斜面适配对应的所述等腰梯形面。
调节所述锁紧部件,两个所述楔形块相向移动,推挤所述底座和所述顶座相反运动使所述支撑部件变长,所述底座顶撑所述接头一的结合面,所述顶座顶撑所述接头二的结合面,调节所述锁紧部件,两个所述楔形块相反移动,所述底座和所述顶座之间空隙变小,所述底座和所述顶座脱离对应的结合面,所述支撑部件取出。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便于每个所述支撑部件的长度调节,且保证每个所述支撑部件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松动回缩。
优选地,所述锁紧部件包括至少一个贯穿两个所述楔形块的螺杆,所有所述螺杆平行设置,每个所述螺杆的两端设有螺母,每个所述螺母用于锁紧对应的所述楔形块。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通过拧动所述螺母来调节两个所述楔形块的位置关系,便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顶座顶撑于对应的所述结合面,可操作性强,使用灵活,避免像液压顶撑装置容易过渡顶撑造成所述接头一和/或所述接头二结构的破坏。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或所述顶座球铰连接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