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泥回收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2367.0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君;韦国猛;卢柄何;李中涛;张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1;B30B11/2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泥 回收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泥回收处理设备,其包括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料口相通的搅拌腔及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通的挤压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油泥搅拌装置,所述挤压腔内设有油泥挤压装置;所述搅拌腔与所述挤压腔之间还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搅拌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挤压腔连通。利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形成油泥加工的真空环境,避免抽真空过程中发生油泥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泥回收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油泥模型是传统车身设计中用油泥雕塑的汽车车身模型。在现有的汽车设计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油泥模型因为它的高效和表现的真实性仍被广泛的应用。由于造型实际上是一个雕塑过程,油泥的便于手工加工、便于修改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汽车发展过程中,确定符合功能、审美和市场要求的汽车造型曲线是极其重要的。而模型制作及测量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造型师将它敷在木质骨架上,利用刮刀、刮片等工具可对它进行形体塑造,按一定的比例雕塑出汽车的外形。传统的方法通常是先制作1:4的缩比油泥模型,其目的是用实物还原造型设计的思想,验证造型设计效果图的立体效果,进行优化和方案论证,经审定后再制作1:1的全尺寸模型。按照实际尺寸制作的油泥模型,可以配上真实的轮胎,以观察汽车整体造型的效果。
目前汽车行业大都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向以数字化开发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转变,使得1:1的全尺寸油泥模型验证在设计环节中被大量应用,即在汽车设计过程中,需要制作大量的1:1全尺寸油泥模型进行造型设计及工程验证,因此会产生大量铣削油泥碎屑。而由于对油泥的循环利用不够重视,重复利用效率低,而油泥作为模型的主要塑性材料,其使用量较大且价格昂贵,因而使得汽车的设计开发成本变大。
已有专利公开了通过碎泥机构和碾压机构回收油泥的装置,通过油泥回收斗内的齿轮进行搅拌,通过高温滚筒和螺旋管柱同时进行挤压;但是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并未考虑油泥回收斗内的气流对于油泥处理过程及处理成品的影响。
在现有的一些油泥处理设备中,为了避免气流的不良影响,设置有真空泵等抽真空装置以形成油泥加工的真空环境,但是,这些设备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往往会出现油泥堵塞真空接口的现象,导致无法形成绝对的真空环境,影响油泥的回收加工效率及回收成品的质量。
因此,设计一种新的油泥回收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对于汽车开发成本的控制以及自然资源的再生利用是意义重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泥回收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地形成油泥加工的真空环境,避免抽真空过程中发生油泥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油泥回收处理设备,其包括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料口相通的搅拌腔及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通的挤压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油泥搅拌装置,所述挤压腔内设有油泥挤压装置;所述搅拌腔与所述挤压腔之间还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搅拌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挤压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有用于分隔所述搅拌腔与所述真空腔的分段模块,所述分段模块上设有用于允许油泥通过的挤压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抽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腔的上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抽真空装置的真空接口。
优选地,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挤压腔的上方,所述真空腔的第二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挤压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挤压孔位于所述分段模块的中下部。
优选地,所述油泥搅拌装置为搅拌螺杆。
优选地,所述油泥搅拌装置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搅拌螺杆,所述搅拌螺杆的前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螺杆的末端安装于所述分段模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2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