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致密混凝土道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0338.0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新;李来波;芦令超;赵丕琪;王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混凝土 道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密混凝土道路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将有机吸水树脂与细骨料混合均匀,得材料A;将材料A与粗骨料混合均匀,得材料B;将水缓慢加至材料B中,加水完成后继续搅拌,得材料C;将水泥、粉煤灰、矿渣微粉和改性钢渣加至材料C中,搅拌,得混合料;将混合料均匀平铺在路基上,加压成型,覆膜养护,得高致密混凝土道路。本发明在低水灰比(0.09‑0.14)条件下,无需使用减水剂,即可实现均匀拌合,制得高致密混凝土道路。该方法制备的混凝土道路致密度高、孔隙率低,显著改善混凝土道路的性能,减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致密混凝土道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水泥等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结构材料。混凝土因具有优越的可塑性、良好的抗水性、优良的耐久性以及极具竞争力的经济性等一系列优点而成为目前全世界用量最大和使用范围最广的材料。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它仍将会是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尤其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由于基建规模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混凝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混凝土产业势必向低碳、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现有的混凝土道路材料初始水灰比较高,造成混凝土孔隙率较高、致密度较低,CO2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引起水泥水化产物Ca(OH)2转化为CaCO3,造成固相体积收缩,进而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较高的初始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出现表面泌水现象,引起混凝土龟裂,在荷载作用下极易引起混凝土表面剥落。此外,现有的混凝土道路材料由于其初始水灰比较高,施工时必须预留收缩缝,在混凝土体积稳定后再利用填缝材料填充收缩缝,这不仅延长了施工周期,也提高了工程造价,且混凝土道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极易在预留收缩缝部位出现接缝挤碎问题,严重缩短了混凝土道路的服役时间。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的技术手段为采用高效减水剂,降低混凝土拌合水用量,进而降低初始水灰比,但即使采用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初始水灰比依然大于0.2,远远大于水泥水化需水量,上述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高效减水剂的使用大大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低水灰比条件下,无需使用减水剂的高致密混凝土道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混凝土道路致密度高、孔隙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致密混凝土道路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有机吸水树脂与细骨料混合均匀,得材料A;
2)将材料A与粗骨料混合均匀,得材料B;
先将有机吸水树脂与细骨料混合,再与粗骨料混合,可将有机吸水树脂均匀的分散在骨料中。
3)将水缓慢加至材料B中,边加边搅拌,加水时间为5-10min,加水完成后继续搅拌5min,得材料C;
将水加至材料B中,水被有机吸水树脂充分吸收,并使有机吸水树脂均匀粘附在骨料表面。
4)将水泥、粉煤灰、矿渣微粉和改性钢渣加至材料C中,搅拌8-12min,得混合料;
该步骤中,由于环境湿度的降低,有机吸水树脂吸收的水逐渐释放出来,水泥发生水化反应,造成碱性环境,有机吸水树脂中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开始水解,所吸收的水被大量释放,实现低水灰比条件下各组分的均匀混合;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早期可防止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发生团聚,促进其均匀分散,后期可防止水泥、粉煤灰、矿渣微粉和改性钢渣的团聚,使胶凝材料均匀粘附于骨料表面。
5)将混合料均匀平铺在路基上,2-5MPa条件下加压成型,覆膜养护3-7天,得高致密混凝土道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0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