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吸收染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8836.1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义;吕硕;赵伟建;李秀贞;于锦亮;张明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23/16 | 分类号: | C09B23/16;G03F7/039;G03F7/0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地址: | 07105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吸收 染料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线吸收染料及其应用,该化合物可用于免处理CTP 热敏印刷版,制造出的版材具有印刷适用性好、清晰度高、亲油墨性能好及耐印力高等优点。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PS版应用到胶印之后,胶印制版工艺一直沿用感光制底片、拼版、晒版、PS版冲印的印前工艺。但是这种制版方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此种制版方式流程长、网点损失大、印刷质量不太高,特别是对环境污染较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一些公司开始研制开发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目前CTP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处于推广应用阶段。技术分为CTP光敏制版技术和热敏CTP制版技术,其中热敏 CTP制版技术是目前最成熟,最稳定,效果最好的制版技术,热敏CTP制版工艺后期加工分为化学处理和免化学处理两种加工工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现在免处理CTP热敏版渐渐成为主流,这种技术主要利用光热转化原理,即当红外激光在版材上进行成像扫描曝光时,扫描部分的红外吸收染料吸收红外光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致使被扫描区域温度升高至阈值温度以上,导致版材中光热产酸剂受热进行热分解反应,热分解产生酸,在酸的作用下,见光区域的热敏涂层发生分解反应,具有水溶性,处理时可以被自来水溶解掉,露出亲水的版基成为亲水的空白部分;未见光区域的热敏涂层没有发生分解反应,不具水溶性,水洗处理后仍然留在版面成为亲油的图文部分,由于处理过程中未用到碱性溶液和化学溶剂,因此该类版材称为“免化学处理”版,简称免处理版,其中版材中用到的红外吸收染料是涂层发生亲水性变化的关键组分,这种物质可由吸收红外光,将光能转变为热能,热能使产酸及产生质子或自由基,所产生的酸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使树脂发生分解,从而使光照涂层发生易溶于水的化学反应。因此红外吸收染料吸收红外光的能力和光能转变为热能的效率是决定版材性能的关键之一。
免处理CTP热敏版所使用的红外吸收染料类型有偶氮染料、三芳胺染料、吲哚鎓染料、氧杂菁染料、花青染料、份菁染料、菁染料、酞菁染料、聚噻吩染料、吡唑啉偶氮染料、噁嗪染料、萘醌染料、蒽醌染料、醌亚胺染料、次甲基染料、叶啉染料等,为有利于使用市场中主流的红外激光制版机进行扫描曝光,所用染料最大吸收波长必须在780—850nm。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免处理CTP热敏版的红外吸收染料。
本发明提供的红外线吸收染料为一种菁染料,其结构如通式(I)所示
式中Z1表示苯环、萘环;R1表示氢原子、羧基。
本发明代表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吸收染料可用于免处理CTP热敏版,制造出的版基具有印刷适用性好、清晰度高、亲油墨性能好及耐印力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几个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红外线吸收染料如何获得:
实施例1
化合物1的合成
(1)杂环季铵盐的合成
反应式:
操作:在装有搅拌温度计的1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三甲基吲哚15.9 克和2-溴乙基乙酸酯20.2克,搅拌下逐渐升温至内温12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6小时,降温至内温58℃,加入丙酮30毫升,搅拌均匀,放置过夜,次日过滤、干燥得淡粉白色季铵盐21克,收率64.18%
(2)染料的合成
反应式:
操作:在装有搅拌的250毫升三口瓶中加入19克杂环季铵盐、15.37缩合剂、150毫升异丙醇,搅拌均匀,室温下加入乙酸酐16.35毫升,搅拌20分钟,室温下滴加三乙胺16.27毫升,滴加完毕,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升温至内温 8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小时,搅拌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出料于1.5升水中析出,过滤,水洗、干燥得蓝色产品22克,收率91%,λmax(甲醇) =789n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8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