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灰成分的煤焦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7911.2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3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余圣辉;张小培;马仑;马亚飞;谭鹏;周安鹂;何彪;张中建;陈刚;方庆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38 | 分类号: | B01J27/138;C10J3/7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成分 煤焦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本发明属于高碱煤气化催化剂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灰成分的煤焦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利用煤制备二氧化碳气化煤灰;并分析煤灰中的多种金属离子组成比例;根据组成比例计算制备所需催化剂的原料的质量比;按照该质量比将原料混合后煅烧,由此得到所需催化剂。通过本发明,解决催化剂与气化煤灰的分离难题,避免气化灰对传统催化剂的污染问题,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适于工业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碱煤气化催化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灰成分的煤焦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外大型气田的发现和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成熟,天燃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逐年上升,而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能源格局将长期以煤炭为主,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因此开发新型煤炭催化气化技术,实现煤制甲烷、氢气,对于改善我国能源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准东煤田已探明储量超过3900亿吨,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整装煤田,以我国目前煤炭年消耗量计算,一个准东煤田就能够全国使用一百年以上,准东煤煤质具有特低灰、低硫、开采成本低、燃烧活性好、低污染排放、易着火、易燃尽等优点,然而准东煤高含碱金属,直接燃烧,易造成锅炉沾污结渣、过热器积灰结焦等缺点,准东煤灰中碱金属Na2O的含量总体都在2%以上,有的煤种Na2O含量高达5%以上甚至10%,远高于动力煤Na2O含量小于1%的标准。目前针对准东高碱煤出现的上述问题,国内主要采取掺烧低碱金属煤的方式,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准东煤气化被认为是准东煤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针对准东煤开发新型催化剂,是现实需要。
目前工业化的煤气化技术要求气化温度高,热效率低,碳转化率低,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高,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催化气化技术能够降低气化温度,实现温和反应,提高碳转化率,对产品气具有选择特性,能够显著改良气化过程,降低气化成本,是煤气化发展的方向,寻找清洁、高效、廉价、环保的催化剂,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煤炭催化气化技术的热点;为了寻找合适催化剂,研究者将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进行了测试,发现碱金属及其盐催化效果最好,其次为碱土金属,碱金属中的锂和铯催化效果最好,但是价格昂贵,而钠同样具有很强的极性,催化效果较好,碱土金属催化剂具有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能够促进气化反应,且碱土金属能够结合煤灰矿物质中的二氧化硅,防止钠盐惰化,镍和铁对气化产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其金属氧化物对煤焦气化具有催化作用,相对于镍,铁在天然矿物质和工业废弃物中含量更加丰富,因此具有成本优势;单一催化剂大量应用于第二代煤气化技术中,由于催化剂成本高、难于回收,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混合催化剂催化效率高,但是价格昂贵,回收再利用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灰成分的煤焦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通过离子分析获得气化灰中钠、钙、铁的质量比,配制环保、经济的混合催化剂并添加到气化煤焦中,提高灰的含碱度,促进气化反应,由于该催化剂和煤焦气化灰具有相同的离子比,无需分离,即可保证在气化过程中催化剂的稳定性,由此解决催化剂与气化煤灰的分离困难和催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灰成分的煤焦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利用煤制备二氧化碳气化煤灰;并分析该煤灰中的多种金属离子的组成比例;根据所述组成比例配备分别含有所述金属离子的原料的各组分,将所述原料的各组分混合后煅烧,由此得到待制备的催化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煤采用高碱煤,该高碱煤优选采用五彩湾煤,其中,所述高碱煤是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中氧化钠的含量大于2%的煤。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五彩湾煤的粒径范围为小于200u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金属离子分别为钙、钠和铁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7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