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铜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6779.3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2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盛海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2B5/12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涂文诗 |
地址: | 1151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铜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首先,将铜精矿、石灰石和硫化亚铜同时由熔炉顶部的进料口加入熔炉中,从熔炉侧壁通入高压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点燃,反应10h~12h,熔融态的混合物发生迅速的氧化反应和脱硫反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后送至制酸系统;然后,从熔炉侧壁通入高压的甲烷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发生还原反应,反应3h~5h,分别得到粗铜和反应后的炉渣。通过改进位于熔炉侧壁的风眼的位置和排布,可以熔炉内形成多层流体和湍流区,增强炉内熔融物的流动性,保证铜矿和辅料的均匀混合,提高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冶炼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粗铜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从硫化矿中提取铜,85%~90%使用的是火法炼铜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铜精矿的造锍熔炼、铜锍吹炼成粗铜、粗铜火法精炼以及阳极铜电解精炼的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纯度高达99.95%的适合工业使用的纯铜。
粗铜的生产方法就是将铜精矿进行脱硫除铁冶炼成含铜为95%以上的粗铜,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有三种冶炼方法,分别是闪速法、爱萨法和鼓风炉法等。鼓风炉法由于污染难以治理,而且消耗焦炭,所以基本淘汰。闪速法最早出现于50年代,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各项配套设备和技术先进完善,可以实现非常高的自动化,污染排放可以做到非常低,适合10~40万吨的大规模铜冶炼工艺,但是,缺点是整体工艺能耗高、渣含铜高、直升烟道粘结重等。爱萨法最早出现于70年代,总体投资低于闪速法,工艺流程比闪速法短,对矿石的品味要求比较低,在10万吨以下的规模具有一定优势。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生产粗铜,其实质都是对铜精矿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脱硫除铁,铜精矿中的硫被氧化以二氧化硫的形式脱除,经回收用于制造硫酸,铁被氧化生成氧化亚铁,并通过造渣反应被去除,当在富氧环境中的氧化反应时间过长,氧化亚铁易于被过氧化成四氧化三铁,由于四氧化三铁的熔点高,易于板结,造成炉渣的流动性差、烟道易于堵塞、渣中含铜量高等缺点,因此,需要再通过还原反应,消耗多余的氧气,使被过氧化的四氧化三铁还原成氧化亚铁。但是实际工艺中,由于生产装置中一次投入的原物料至少1吨,熔融状态温度高(1080℃~1800℃),氧化和还原反应都不会非常充分,导致炉渣中含有铜和四氧化三铁,造成炉渣在被进一步回收提炼纯铁的工艺成本高、难度大,以致造成大量炉渣被丢弃搁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产生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粗铜的生产方法及用于粗铜生产的生产装置,使氧化和还原反应足够充分,提高去硫率,减少炉渣中的含铜量,便于从炉渣中提炼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粗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铜精矿、石灰石和硫化亚铜同时由熔炉顶部的进料口加入熔炉中,从熔炉侧壁通入高压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点燃,反应10h~12h,熔融态的混合物发生迅速的氧化反应和脱硫反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后送至制酸系统;
S2:从熔炉侧壁通入高压的甲烷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发生还原反应,反应3h~5h,分别得到粗铜和反应后的炉渣;
其中,所述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压力为0.1~0.2MPa,流速为150~300m3/t,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4~9;
所述甲烷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压力为0.1~0.2MPa,流速为150~300m3/t,甲烷与氮气的体积比为1:10~20;
所述铜精矿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所述石灰石的重量百分比为10%~15%,所述硫化亚铜的重量百分比为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盛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营口盛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6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